浅析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误区

/ 3

浅析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误区

马蕾高荆梅周阳

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面对教育改革、军队改革等一系列变革,大学语文改革之路也在探索中推进。但是,今天的改革观念、手段等等是否真的适合“大学语文”的未来?笔者从改革内容、改革方式、改革理念等一些常见的观点入手,以批判的角度为大学语文改革“正名”,希望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军校人文教育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授课内容慕课微课任职能力

本世纪初以来,关于“大学语文”的批判之声日浓,随之而来的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各种教学改革尝试。从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把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至今,2年过去了,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学质量不均、教学班次过大、教材内容陈旧、考核方式落后等等,但应对的办法却很有限。面对高校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军队改革,大学语文路在何方成为每一位军校人文教育者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内容为王”已成为一句空话?

以前我们一直强调课堂要以“内容为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等等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可是,面对信息爆炸的今天,有人认为“内容为王”已经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人人都知道内容重要,关键是标准——好内容的标准是什么?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好内容要引发思考:

很多军校大学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看法:“现在大学语文背负的东西太多了,人们希望大学语文能把中学语文没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一节语文课,内容仍旧重要,但是什么是好内容的标准变了。以前的“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文本赏析”这种传统赏析步骤,已不能满足今天的学生。因为教学对象的阅读量在翻倍增长,笔者的课堂上,常常有学生拿着医学、哲学、人类学的书籍来员讨论,有的学生甚至已在高中阶段写了数本长篇小说。数据统计,今天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差不多是20世纪80年代时的三倍,普通民众每天能发布8000万条博客,全世界的年轻人每天能用手机写下5亿条段子,屏幕数量的增长在继续扩展人们的阅读量和写作量。今天的学生,“课堂”已经不是其知识来源的主要并唯一渠道,老师也不是其句读不解的唯一解惑人了。

《大学语文》教什么才是好内容?笔者认为,语文课实际上是培养个人人文素养,广义上包括文学、影视、绘画、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能脱节,课堂内容不能与生活离得太远。好的内容,不是讲“是什么”,而是能引起“为什么”的发问,是能引起学生不断探究其根源的动力,是能够对学生的未来人生有所影响的启示。如在讲唐代文学的时候,笔者就以“为什么唐朝女性以胖为美”“为什昭陵的代表是六骏”等问题为切入点,一步步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挖掘唐的社会风貌、寻找文化特征、总结文学特点。好的内容是有生命力的,是适应这个时代,是认识这个世界的窗口,是独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

另外,好内容还应该是有个性的。在大学语文的“内容创新”中,如何养育或成全“文化的多样性”常常被忽略。中国这么大,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十分明显,但是,种种原因使所谓地方性知识以及方言文化等完全被搁置了。笔者的工作单位地处十三朝古都——西安,这个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常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好教材不怕重复:

经过统计,目前,军队院校70%使用的是全军统编教材。而在地方大学,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约占市场的30%;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等5种教材占市场份额的15%,其余55%为其他品牌的教材。

现在的很多教材,想方设法求新,创新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创新。目前,教材的创新主要有两种:编写方式的创新,这样的“新”,打破了以往的“体裁”结构,或是从思想、地域、作用等进行构架,这些创新,起码能自圆其说。另一种“新”,着力点在选文,强调的是“新人”与“新文”,期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是不是新的、受当今追捧的就是值得教的、值得学的?经典阅读与时尚阅读,二者如何协调,历来见仁见智。

我们会发现,各类大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是相互重复的,或者是和中学教材重复的。原因是很多传世名篇的“好”,是得到广泛认同的。所以,为教材选文,应该只管好坏,不问新旧。基础教育不同于文学创作,讲求的是教学有效性,而不是编写者的特立独行。对教师来说是旧的,对学生依旧是新。重要的是,学生不同阶段学习同一篇文章,感受是不同的,正如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所描述,少年、壮年、老年,在不同人生阶段听雨,心境和感悟是完全不同。大学语文教材不必过分强调文学性,也不应该再追求字词句,而应该把人类最精粹、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选到一块,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情怀,得到人格教育。

3、好老师要通而专:

人文课程,老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个人的水平对课程起着重要作用,其谈吐、学识、个人魅力往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上过大学语文课的学生表示,同样的内容有的老师上就非常受欢迎,有的老师讲则学生想睡觉。

以前人们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要求课堂要信息量大,批判前人的“专才教育”。但现在看来,一个好的大学语文老师,应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有自己的专业,并在教学中将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贯穿于教学。大学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公共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军队理工类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是“万金油”,是没有专业的。

所谓的“大家”,不都是通而专的吗?像朱光潜,既讲授文艺心理学,也讲授雪莱、济慈等人的诗歌;像冯至,既讲授《浮士德》,也研究杜甫;而章太炎、刘师培这些人,更是无所不通。现在的境况,就大不如前了,不仅不太有这样的通才,连做专才研究的也少之又少。很多军校的语文教员怕自己不贴近部队、不联系实际,于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时政课、上成了思想课,殊不知,语文就是语文,这样的贴近和联系,只会让大学语文失去了自身的魅力与责任。

二、慕课、微课真的适合“大学语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让“慕课”“微课”等以网络为平台的授课形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彰显与时俱进,很多课程开始尝试将这种新的课堂形式引入教学,甚至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这种教学形式将取代课堂教学。但是,这种以网络为平台的单向式教学,真的适合大学语文吗?

以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里说:“对费恩曼来讲,演讲大厅是一个剧院,演讲就是一次表演,既要负责情节和形象,又要负责场面和烟火。不论听众是什么样的人,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好、他的同事也好、普通民众也好,他都真正能做到谈吐自如。”不一定是学术大师,任何一个好老师,每堂课都是一次精心准备的演出,既充满激情,又不可重复。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即舞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心”,这才是理想状态。慕课、微课在普及教育、传播知识方面有巨大优势,比如受众面更多更广、内容可反复观看等等,但是,文学的授课,重要的是“面对面”。从孔子教授七十二闲,到京师大学堂的名家讲堂,没有哪个优秀的老师是只对着空气讲课的。今天仍是这样:只顾摆弄精美的PPT,视在场的学生为“无物”的;或是盯着镜头表演的,都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是称职的教师。

观察学生的反应,感受学生的思想,是语文课授课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做的,是调动热情、培养兴趣、引点方向。根据学生的反应,找到并调整适合学生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发现眼光”与创新思维,这方面,任课教师的“精彩演出”与“因势利导”,都很重要。按照叶圣陶、吕叔湘的说法,“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这更像是在干“农活儿”,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多快好省”。慕课风行的结果,容易使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丧失信心或剑走偏锋,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或是冷门内容的补遗者。

对于学生来说,直接面对、且日后追怀不已的,并非那些枯燥无味的“标题”或“课程表”,而是曾生气勃勃地活跃在讲台上的老师们。而对于教授而言,每堂成功的课,都是一次与听众合力完成的“表演”。课堂的魅力,一如舞台,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可重复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即便上同一门课,也会根据学生的趣味及需求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融入自家的感情。

三、语文教育无法体现“任职能力”?

“大学语文”在很多军校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只有写作或演讲等选修课幸免于难,原因很简单:大学语文无法给予军校学生一毕业就能用在岗位上的“第一任职能力”。

有人问过笔者:你们大学语文有什么用,能教学生带兵打仗、指挥作战么?确实不能,这门课是一个长期积累、厚积而薄发的功夫活,绝不是立竿见影的数学题。很多所谓的无用之学,在人类精神的结构中,就真的没有存在的价值吗?实与虚的关系是辨证的,也是互相影响的。多些务虚之人,多学点无用之学,存一些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一个民族的精神才会有想象力和生命力。

现在的大学教育,实用主义、实利主义的思想已渗透到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学生开口是工作,闭口是任职,就连很多学生入党,不少也是为了以后分配的需要。为什么要强调人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们知道,这个世界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精神的层面,有“有”的层面,也有“无”的层面。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有无相生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重有,而忽视无,他的世界观就是残缺的。大学一方面要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个人修养。许多的时候,我们读书、上大学,并不仅仅是为了用,“无用”之学是必须要学的。无会生有,无用也可能会有大用。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而更应是培养人格、塑造精神、贯彻理想的地方。除了术业有专攻,学生也还需要接受“人之为人”的基本教育,以克服过度专业化所带来的精神缺失。因此,人文教育并非是什么艰深的教育内容,也非只针对文科的学生而言的,恰恰相反,它是对大学生尤其是军校学生所进行的共同教育、素质教育。

这就好比我们读唐诗宋词,那些美妙的诗句,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丝情怀、一点念想而已。但正是因为生活多了这点情怀和念想,才有了梦想和诗意的品质。大学语文的确不能造出导弹,他教会的是扎根深山守导弹的人文精神、如何正确利用导弹的人文关怀,他培养的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性、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军人,这难道不是“任职能力”的最好体现?

能把大学语文课上得令人着迷的,大多具备以下特征:教案精彩且能临场发挥;兼及教书与育人;学术上具有前瞻性;顾及学生感受。只有“大学语文”课程发挥出自身特有的魅力,才能产生文化育人的效果,扛起人文教育的重任,培养出具有时代气质的新“四有”军人,而这些人,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践行者和实现人。

【参考书目】

1、《人大将汉语改成必修引争议:大学该不该上语文》[J]《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2013

2、《评论: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不是倒退》[J]《新京报》2014

3、陈平原《语文之美和教育之责》[J]《“百年语文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2012

4、《王旭明、陈平原:怎么学好语文、怎么教好语文》[J]《新京报》2013

(作者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