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浦北5353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334-02
【摘要】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1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消毒隔离、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人文关怀、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进行积极配合抢救,发现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一旦确诊应立即将患儿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行正规治疗,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患病多见,常在婴幼儿造成暴发流行,多见于四岁以下的小孩。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死亡。2008年我县出现手足口病大流行,5—8月份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191例,经过我们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38例,女53例,年龄8个月—10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手部皮疹多在手掌,足部皮疹多在足底,口腔黏膜疱疹主要见于舌及峡部,臀部皮疹多发生在肛周及骶尾部皮肤,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后不留痕迹,皮疹同一患儿不一定全出现,体温37.5—40度,本组合并心肌炎3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心律快而不规则,有心肌酶学的特异性变化,体温在38度以上;合并脑膜炎的5例,表现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嗜睡等,合并心力衰竭、肺水肿的1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病毒、营养等对症治疗,效果较好,住院时间3—7天,161例临床治愈,30例好转出院。
2护理
2.1消毒隔离一旦确诊,需要将患儿及时隔离,隔离期为5—7天。并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湿度适宜的病房内,限制患儿及家属的出入,紫外线定时消毒,加强床边的隔离,护理不同患儿之间要清洁消毒双手,对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对不能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晒,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处理。严格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2个标准[1]。一般2周左右。本病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不是终身免疫[2]。
2.2心理护理由于手足口病疱疹的疼痛刺激,加之处于陌生、被隔离的环境中,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焦躁或哭闹不止。因此,护理人员应用和蔼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取得其信任,消除其紧张和陌生感。做治疗时应采取鼓励表扬法,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对于较大的患儿,应耐心地给予解释,争取配合治疗。鼓励其多进食,以争取早日康复。
2.3口腔护理患儿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的清洁口腔,以免感染,避免用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溶液漱口。可将维生素B2或制霉素研粉直接涂于口腔糜烂处,也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片等,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2.4合理饮食给患儿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对于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5皮肤护理对皮疹及其周围皮肤应注意消毒,保持干燥、清洁。尽量穿软底鞋,少活动。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抗菌药膏。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急促、胸闷、头痛、昏睡等,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对于发热的患儿,要及时退热处理,若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7健康教育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流行期间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婴幼儿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临床实践证明,加强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能有效阻断手足口病的传播,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合理有效的口腔、皮肤、饮食等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贾延敏.小儿手足口病58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
[2]汤卫兰.手足口病68例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