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云焦学梅谭美荣(山东省平阴县中医院2504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300-02
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疾病,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发病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性的疾病,而且它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2002年卫生部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高血压以及这些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并且具有很高死亡率,这些都迫使我们了解和研究高血压,从而使更多的患者减轻痛苦。
1病因及发病机理
大多数老年性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5%。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如高盐、低钙、低钾饮食,高蛋白质摄入,饮酒)、精神应激(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环境噪音)以及肥胖等有关。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胰岛素抵抗,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机制,导致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使血压升高。不适当的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是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的共同特征。周围血管阻力从青年期至成年人是进行性增高,可能是衰老过程的结果。老年人典型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是末梢阻力增大,心输出量减少,这与血管收缩和血管壁增厚而使血管内容量明显减少所致。年龄增加,末梢阻力就更增大。收缩压增高与年龄成正比,是因为衰老肾脏排钠的能力降低有关。其降低机理包括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皮质的血流量和肾浓缩能力的降低。这是老年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
2老年人心理特点及对高血压病的影响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由于退休或离开原有的环境和人群,和外人接触减少,变的寡言少语、无精打采、多愁善感、有时烦躁不安、易怒,猜疑、焦虑等,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这些心理状态显著影响了疾病的康复。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影响极大。因为心理失衡可导致行为消极,引起心身防御机能低下而疾病加重。紧张的信息刺激能使下丘脑兴奋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梢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因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配合,动员脂肪,增高血中脂类水平,如果这些游离的脂类不能通过肌肉的活动消耗掉,就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发生动脉硬化,同时儿茶酚胺又促进血液凝固,促进血小板聚集,而阻塞了小动脉,导致心机梗塞。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3.1.1控制应激心理因素:在护理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让患者心情愉快。减少应激心理的刺激源,对患者有同情心和理解心,理解是心与心相通的桥梁,讲究文明用语,称呼要恰当,耐心周到。
3.1.2调节患者心理平衡,对病人要做好心理上的安抚,态度要热情,耐心解释病情变化,使病人得到安慰和寄托,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宣传心理、生理、病情可以相互转化,取得患者信任,解脱心理压力,以取得满意疗效。
3.1.3做好信息反馈,掌握心理状态。对心血管病人的临床观察,除认真注意躯体表现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的掌握。并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避免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病人的病情突然恶化。
3.1.4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给药是护理工作内容之一,在给药途中,操作动作要轻巧柔和,不要增加病人任何痛苦,对说话困难的患者要耐心倾听,切不可表示不耐烦,尽量按病人要求操作,使患者治疗能有效配合。
3.2生活护理
3.2.1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对烟酒嗜好者,动员戒烟戒酒,向他们解释烟酒对心血管疾病危害,如烟酒可以使血管痉挛,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可以引起心绞痛等。不喝浓茶,禁喝咖啡。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要求患者配合治疗,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3.2.2睡眠与休息: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改变,对疾病的抵抗力、防疫机能都相应下降,因此适当休息很重要,需每日保持6小时睡眠和1—2小时午睡,消除失眠的不良因素:如声音、强光、温度等。
3.2.3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多吃一些保护血管和降压作用的食品:豆类、玉米、胡萝卜、大蒜、海蛰、橘子、苹果等。
3.3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3.3.1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是否有心动过缓;Ca2+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使用过程中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转换酶抑制剂对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钾升高、粒细胞降低、膜性肾病、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及血管性水肿。患者应用此药时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如有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3.2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4体会
随着人们经济的好转,高血压在我国有逐渐上升趋势,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调节自身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便秘,控制好自身的少食高脂的食物,相信通过患者的自我控制高血压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