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27-0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小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为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亦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为支气管壁平滑肌痉挛,黏膜呈急性炎症、水肿和渗出。常在夜间突然发病,前驱症状可有鼻痒、干咳、胸部发紧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我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均符合儿童哮喘病防治常规的诊断及临床分度为标准。其中男29例,女19例;初发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2岁。
1.2临床表现患儿哮喘发作易发生于夜间。干咳、喘息,严重者可有烦躁、气促、呼吸窘迫、紫绀、冷汗淋漓、端坐样呼吸、心动过速、奇脉等,发作持续数小时到1天。发作时均双肺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反复性咳嗽及喘息39例,反复及持续咳嗽5例,反复喘息2例,发热11例,口唇紫绀28例。
2治疗
2.1药物治疗由于哮喘是一个慢性炎症疾病,应用抗炎治疗,尤其是吸入激素皮质。由于平喘药物剂型改革,气雾剂型备受重视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吸入疗法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少、无创伤、无痛苦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尤其目前有干粉型吸入剂及溶液剂更避免了用定量气雾剂需手口同步协调操作,更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小儿使用,提高了药物治疗的疗效。
2.1.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药物,主要为吸入疗法。在哮喘重度发作时可短期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
2.1.2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最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现主张在有症状时按需吸入,但在症状未全控制时,用作激素吸入的补充治疗,但其使用剂量每天<3~4次,每次1~2揿(100μg/揿),但在常规剂量不能控制时,一般不再增加剂量。但可增加激素吸入量或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米特罗、福莫特罗等。
2.1.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新一代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能收缩气道平滑肌,且能促进炎性细胞在气道聚集及促进气道上皮、成纤维细胞等增殖,从而参与气道炎症和重建的过程。
2.1.4色甘酸钠:可部分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对其他炎性细胞释放介质也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2.2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是抗炎治疗和控制症状,尽快缓解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达到完全缓解,预防病情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制定长期系统的治疗方案,达到长期控制。
2.3长期治疗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级别)决定开始剂量,如治疗初期选择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应在2~3个月的时间较快减量到能控制哮喘发作的本级别中最适有效剂量。在各级别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巩固至少3个月,然后降级治疗,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
3讨论
儿童哮喘应重视早诊断、早规范治疗,临床控制率可达95%。轻症容易恢复,病情重,气道反应性增高明显,或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者不易控制。及早且足够时间的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对预防哮喘发展成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有积极意义。对于哮喘儿童除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以外,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治疗并非针对哮喘本身,而是针对诱发哮喘和影响哮喘药物治疗效果的一切心理因素。应尽可能祛除诱发哮喘的一切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