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设计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绿色化设计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

练志娥

广西钦州灵山中学练志娥

硝酸是人教大纲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三节介绍的一种氮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教材用图1演示实验展示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现象不明显,无法证明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反应试管中存在空气,生成的NO立即与空气中的O2反应而变成红棕色的NO2,学生看到的是红棕色气体,而不是无色气体。

(2)环保设计不科学。有毒气体NO不与NaOH溶液反应,从而造成空气污染。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创新改进方案:

(1)将实验改在“无氧”环境中进行,使学生能看到无色的N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补充NO的性质实验:

①不溶于水,②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

(3)NO2尾气处理,NO2为酸性氧化物,可用碱液吸收,原理如下:

2NO2+2NaOH===NaNO3+NaNO2+H2O

为此,设计以上改进装置图2进行实验(仪器和药品见标注)。

【实验目的】

①验证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其还原产物为NO。

②验证NO极易被空气氧化成NO2。

③验证NO难溶于水的性质。

【实验仪器】

50mL的注射器、输液针、流量调节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夹)、镊子、木块

【实验药品】

铜片、5mol/L的稀硝酸、NaOH溶液、棉花

【实验步骤】

1.如改进装置图2所示,预先在注射器中放两小块铜片,将活塞(下端经过了处理,即用黑色油性笔染色,有利于观察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推到底部。

2.吸入6mL5mol/L的硝酸,套上输液针,排净残留的空气,确保本实验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调节流量为零,然后将输液针下端插入NaOH溶液中进行液封。

3.待产生一定量气体(约5mL)后,将流量调到最大,让所产生气体的压力在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的同时,也可以将注射器中的溶液全部排入烧杯中,使反应自动停止。将垫在烧杯下方的木块取出,使输液针下端与NaOH溶液脱离,然后吸入约2倍体积NO的空气。

4.在烧杯底部重新垫上木块,使输液针下端插入NaOH溶液中,将注射器中的NO2气体全部缓缓压入NaOH溶液中吸收,实行尾气处理。

纵观整个实验,有以下四大优点:

(1)实验器材选用有创新,且简单易得,操作简便。本实验所用仪器非常简单,下面是尾气吸收装置:NaOH溶液;上面是气体发生装置—50mL注射器,预先已放入铜片,活塞下端也经过了处理,即用黑色油性笔染色,有利于观察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注射器下面连着输液针(事先套上一个流量调节器,通过移动滑轮,可以调节流量,让产生的气体将反应液压出,从而使反应自动停止),针尖处插入一小团棉花,用来吸收排空时可能排出的少量酸液。

本套装置利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其中流量调节器的使用为一大创新——有利于控制反应的进行:将流量调为零时,生成的气体能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将流量调到最大时,可以清楚看到生成的气体在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的同时,也能将反应液缓缓压入烧杯中,使反应自动停止,从而证明NO难溶于水。

(2)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验证实验目的。实验中,既能得到无色气体,又能清楚地看到无色NO遇空气变红棕色的过程,显而易见验证了NO极易被空气氧化成NO2,同时也验证了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及其还原产物为NO。

(3)实验方案环保,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即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向空气排放有毒气体,而是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NO2,避免空气受到污染。

(4)实验的可行性强,易于推广。本套装置可以微型化处理(即使用更小的注射器和更少的药品),有利于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