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患者36例术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脊柱骨折患者36例术后护理体会

徐叶娜

徐叶娜

(江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分析影响康复、治疗的主要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36例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脊柱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47-01

脊柱骨折占全部骨折的5%-6%,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可由间接或直接外力引起,如高处跌落、重物压伤、火器伤等[1]。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36例脊柱骨折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脊柱骨折,男30例,女6例;年龄21-55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高处跌落伤6例,挤压伤5例。3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经精心治疗护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受伤很突然,伤后部分或全部感觉和肢体运动丧失,生活不能自理,产生悲观情绪,不想治疗,烦躁不安。因此,护士应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实施心理疏导和护理,向家属说明病情及预后,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认识生命价值,重塑生命信心。

2.2预防肺部感染

定时翻身,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地咳嗽,还可进行胸或背部叩击,雾化吸入等,促进排痰。必要时行机械吸引,保持气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梗阻和防止肺部感染。

2.3压疮的护理

压疮是截瘫患者最常见及多见的并发症。护士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主要是多翻身,定时更换体位,一般日间每2h翻身1次,夜间每3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轴线翻身,以保持受伤局部稳定,避免进一步损伤。另外,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间歇性解除骨突部位的压迫,可适用棉圈和气垫等,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等。Ⅰ期压疮的患者可使用间断冷疗,即冷敷20-30min间隔15min,使其尽早痊愈,尽可能控制其发展,如压疮加重,除加强基础护理,须和医师密切的配合,制定方案,使其早期愈合。

2.4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高热,可给予乙醇擦浴降温,亦可在冬眠药物控制下,于大血管部位放置冰袋,或用4℃生理盐水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静滴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降温。

2.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护理

术后应预防下肢DVT:①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术后早期康复活动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血液淤滞[2],术后早期活动越早,预防效果越好。术后第l天开始进行主、被动肌肉收缩锻炼及屈伸髋、膝、踝关节运动;由远至近心端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②使用气压治疗仪。接受本机治疗前,首先测量血压,测量肢体周长,治疗压力5-18kPa,每次30min,10d为1疗程。该治疗可促进淤血静脉排空及肢体动脉灌注,预防凝血因子聚集及血管内膜黏附,防止血栓形成,还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③预防性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2500U,皮下注射1次/d,连续7~12d。脊柱手术创伤大,应用抗凝剂使术后出血可能性增加,故术后24h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切口引流情况,按医嘱进行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监测。④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恢复腋拐、轮椅训练,以利肌肉活动和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此并发症。

2.6便秘护理

脊柱骨折病人因需要长期绝对卧床休息,活动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和水分少,容易导致便秘。护理人员应该对脊柱骨折病人给予生活习惯、饮食指导、健康宣教、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措施。要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病人积极主动运动,尤其是腹部肌肉锻炼,以利于促进肠蠕动。

3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创伤性损伤,有些患者将终生遗留残疾或完全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些患者对治疗和生存失去信心,给住院治疗带来严重的阻碍作用。此类病例大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治愈或好转,如处理不及时,护理不恰当,极易造成并发症的产生,对病人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对脊柱损伤或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指导,最终可以提高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住院恢复时间,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以达到日常生活的完全独立及重返社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黄洁天.现代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809.

[2]杜小飞,孙小平,陆虹,等.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31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