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随着微创手术不断发展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也在临床广泛开展且优势明显,体现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髋部肌群损伤少及术后切口恢复快等方面[1-2]。我院关节外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对患者采用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通过精心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1+8.1(56-7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4例,股骨颈骨折16例,均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3.1±4.1(30-38)分。1.2手术方法采用髋外侧小切口关节囊前放入路,病人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健侧卧位,维持骨盆垂直位。以大转子尖端为中心平行股骨纵轴作直切口,长8cm~10cm,切开皮肿,皮下组织,稍偏后位纵向切开阔筋膜,前后牵开,显露臀中肌,与其前1/3纵向切开并自大转子前方剥离,注意保持臀中肌与股外侧肌腱膜的连续性以便修复[3-4]。臀中肌于股骨大转子上缘切开<5cm,以免损伤臀上神经。患骨外旋显露臀小肌及关节囊的前方,T字型切开前侧关节囊,显露股骨头。按常规步骤置入髋臼假体。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3-5]。1.3统计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条件后,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和术后末次回访时Harris评分。P<0.05表示差别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本组28例得到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1.0±1.1(17-40)个月,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83±11.3(81-90)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如图1所示)。本组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术后假体脱位。
图1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比较。(P<0.001)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因髋关节疼痛病程长,或因骨折突然发生无应急准备,手术创伤大而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一方面与其交流沟通,讲解手术成功的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正确的方法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进行锻炼。2.1.2手术前功能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训练:①等张收缩训练,练习直腿抬高动作,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10s后放松10s,每组20次,②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后放松,使髋骨上移,收缩10s,放松10s,每组20次,每天4组。踝泵运动:最大限度的活动踝关节,并可以带动小腿肌肉运动。
臀部收缩运动:指导患者平卧,收缩臀肌10s后放松,双手着力,做抬臀动作,保持10s,反复练习,让病人掌握动作要领,进行主动练习,为术后锻炼打好基础。2.2术后护理—184—2.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检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平稳后2h记录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3L/分吸入,血饱≥95%,如发现病人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早期表现时,及时判断原因,及时处理。本组3例病人术后4h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增快,经加快输液、输血,增加血容量,病情迅速好转。2.2.2体位护理手术后6h予平卧位,患肢膝下垫一软枕,双大腿间放置梯形外展枕,足尖向上,患肢穿矫正鞋,2h脱下放松一次,防止髋内收外旋。禁止外旋和内收动作。2.2.3切口敷料及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切口敷料及床单清洁干燥,入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妥善固定引流管,不可高于切口平面,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是否有凝血块堵塞,1h~2h挤后引流管1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正常50ml/d~20ml/d色暗,若引流量>200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术后48h引流量<30ml/d时可拔管,本组均为48h内拔管。2.2.4基础护理本组均为老年病人,需加强饮食及皮肤护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术后当天半流质饮食,第二天普食,由于老年病人胃肠功能减退,食量应减轻。2.2.5床上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股四肌等收缩及踝泵练习,注意运动量由小至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以患者不引起疼痛或疲劳为度,所有的床上活动均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引流管拔除后指导患者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可取半坐卧位,髋关节屈曲动作,但注意屈髋<45°,以增加股四头肌功能。增加腿部力量,为下床活动做好准备。2.2.6行走功能锻炼拔除引流后,根据病人情况决定何时开始练习非负重行走。本组病人下床行走时间为术后3d~9d,平均6.5d,开始练习时应先扶病人坐起,利用健侧肢体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肢移至床边,并将患侧小腿自然下垂于床边。若病人无特殊不适主诉,可指导病人双手扶床栏或拄双拐在床边站立。此时要强调患肢不能负重,可站立10min后,若无特殊不适可指导病人拄双拐在患侧肢体不负重的情况下行走。2.2.7预防并发症麻醉清醒后立即指导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指导家属对患肢进行肌肉按摩,以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肿胀,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持续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外展角度15°~30°,且双下肢要分开,防止髋关节适度屈曲,内收,内旋,禁止跨脚动作,以免导致假体脱位。本组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假体脱位现象。2.2.8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出院后仍要按照住院期间制定的康复计划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次数及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不能短时间内超强度训练,强度应以不引起疼痛为宜。术后1个月内要使用助行器或柱双拐行走,1个月~3个月内科该单拐行走,3个月后可练习并弃拐进行简单活动。术后3个月不做盘腿动作及翘二郎腿,禁止患侧卧位,不坐沙发或矮椅,坐位时不宜前倾,不弯腰拾物,注意保暖,加强营养,积极治疗感冒,警惕感染发生,定期检查随访。3.小结通过对30例小切口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到: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小切口人工全款逛街置换术优势在于肌肉损伤减少,疼痛明显减轻,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费用,术后下床活动期间提前,但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及程度如何,依赖于整个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治疗成功,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所以,针对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借鉴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式,术前应充分与病人沟通,解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为术后的功能锻炼打好基础,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尽早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1]刘建梅,王佰亮,李子荣。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19-420。
[2]周丹,邓姝,古凌川。209例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庆医学2011;40(10):982-992。
[3]陈光兴,古凌川,杨柳。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8,2(3):254-256.[4]王亦璁,刘沂,姜宝国。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7-381.[5]OhKwang-Jun,SusanaI,KathyH.Totalhiparthroplastyusingtheminiatureanatomicmedullarylockingstem[J].CliniOrthoRelatedRes2006;447: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