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空间构成’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空间构成’教学的思考

罗能

罗能(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621010)

摘要: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空间构成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的重要部分,是建筑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空间的认知。文章分析了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并结合香港中文大学相关课程的实践经验,试探性地提出了三个改进措施,以期完善本课程之教学内容。

关键词:空间构成;空间;建构;教学

自1893年德国的施马索夫(AugustSchmarsow)首次提出以‘空间’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来,空间便成为现代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的重要部分。而‘空间构成’则作为建筑学的专业基础,是引导学生从认知建筑走向设计建筑的重要环节。但以目前的教学来看,课程普遍处在单纯的形态操作层面上,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空间’如何与‘建筑’产生关系,进而难与后续的设计课程有效衔接。为此我们从调查和学习两个方面着手,对本学院的空间构成教学进行一些有益地思考。

一、现状调查

为了使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进入建筑设计课程后能更好地处理建筑与空间的关系。从2009级开始,我院针对‘空间构成’设置了‘空间建构训练’课程。由于其先修课程是‘建筑构成’,学生基本能掌握在二维、三维形体和空间造型的基本方法。所以该课程的重点在于空间形成的目的和手段。

课程当前的操作方式是将学生每5至6人分为一组,令其在所限定的“1m×1m×1m”空间范围内进行空间建构。每组学生通过运用点、线、面、体等构成要素,在这个正方体范围内进行空间的围合和划分,并绘制设计图纸;而后使用胶合板、木方、KT板等进行等比例模型搭建,并最终完成这个练习。经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后,该训练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协作组织能力、强化了对建筑空间操作的认识,以及动手能力得以提高等,但却显现了一些欲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该课程属于实践课程,没有安排理论教学。致使教师无法与学生及时沟通,教学过程控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空间构成与立体构成的一些本质区别,最终使空间建构训练成为制作大型立体构成;此外,该课程只有16学时和1个学分,无论从时间和所占学分比重都无法突出该课程所具有的承上启下之重要作用。

其次,该课题选择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抛开了空间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和建筑与环境的紧密联系,练习的重点是单纯地形式操作。学生在训练时仍然延续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思路,过分关注形态,忽视对外界环境的考虑,形式主义的趋向明显。此外,学生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也容易忽视材料肌理对空间的影响,以及了解所用材料特性和材料搭接方式的选择对空间形成的意义。

二、学习经验

“建构”一词近年在国内建筑学界受到热议,其主要是由于弗兰姆普顿(KennethFrampton)的《建构文化研究》。该书把建构与空间问题联系在一起,认为空间是“通过对实现它的结构和建造方式的思考来丰富和调和的”。因此,建构即不是结构原则,也不是建造技术,而是关于空间和建造的表达。因而其操作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特征,空间形态在生成地同时应具有自身的建造逻辑。这对改变当下空间构成教学注重概念的生成与表达,对空间构成涉及的技术性要素关注不够的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顾大庆教授所著的《空间、建构与设计》中“将建构视为可以训练的设计工作方法,运用模型来构思设计。通过对模型材料的操作直接赋予设计以形式,从块体、板片和杆件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展开,各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而在其《建筑设计入门》中介绍建筑入门教学以“坐具、单元、场所、中心和亭子”五个训练单元,使学生分别对‘人与物之间’、‘空间、形式与功能’、‘建筑与环境’、‘设计与建造’等方面来系统认知‘建筑——空间——建造——人’的关系。近来内地也有不少高校开始尝试变革,加强空间构成与建构的结合,空间构成与建构的结构选型、以及节点推敲等方面的结合,挖掘材料在空间构成与建构中的关键作用。

三、优化教学

根据前述,我们设想对具体的教学操作进行改革。由于课程授课方式、以及学时与学分是依据于现行教学大纲而施行,短时期内无法更改。因而,变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孤立的形式探讨,加强对空间形态形成的建造和材料选择、以及课题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其具体操方式作如下:

(一)设定具体的环境和功能

针对之前课题设置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空间构成与建筑设计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环境中十分重要,环境要素的引入就是有意识地改变做无本之源的想象,避免了局限于“相似模仿”的层面,也使内外空间的生成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另一方面,通过对训练课题内容(功能)的限定,可以有效地强化空间的建筑化,避免使空间失去与人的关系。

(二)强调空间与人的关系

课题缺乏具体环境和功能的设定直接导致空间构成过程失去人的体验。因而首先在具体操作中应着重强调形式、空间的生成与转换;其次,应要求学生在塑造空间时考虑其形态是一个“人”可以介入的、具备人的空间尺度的生存场所,强调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尺度关系与人的体验,特别要注意空间联结部位的设计;最后,全程除了使用图纸表达方案之外,还应制作相应比例的工作模型方案推敲。

(三)强调建构在空间操作中的作用

为了避免把空间构成变成形式游戏,应强化建构在课程中的作用。“一方面,空间构成与建构的结合使得构成具有更强的思维广度和更大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也引导构成超越单纯模仿和注重片面形式的路子,使得空间构成设计在细节和完成度上追求更深的技术底蕴,推动具体设计结合实践,并体现出足够的可操作性。”

根据实际情况,在建筑构成课程中增加四个步骤的练习:其一,用杆、板、和块体中的一种要素来塑造一个空间,并使用模型材料进行空间操作,以此明确构成目的——空间、以及体验一些材料的操作方法;其二,根据前一个练习的操作方法用单一的模型材料来设计一个非功能性的建筑单体,练习的重点是抽象要素与空间的关系;其三,利用两至三种模型材料重新制作的模型,重点在于探讨材料因素引起的结构、围合和空间的表达问题;其四,练习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建构表达方面而不是建造技术。通过这四个练习,即达到了强化建构之目的,又弥补了本课程无理论教学的缺陷。

结论

综上所述,本课程目前一是缺乏相应理论教学环节,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建筑和空间的关系;二是练习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操作,忽视了空间“建造”的训练。据此,我们提出三个方面用以改善现状:其一,设定具体的环境和功能,强调“建筑——空间——人”之间的关系;其二,加强空间与人的关系,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人的体验对于空间形成的影响;其三,强调建构在空间操作中的作用,避免把空间构成片面的处理成形式化地操作,使学生更好地认知从形式空间向建筑空间地转化。以上仅作我们对空间构成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能带来深入的探索,以较系统地提出空间构成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成果,从而提高这一门新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顾大庆.空间、建构和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J].建筑师,2006(1):13-21.

[2][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钟力力.认知与建构——建筑学专业空间构成教学改革初探[J].华中建筑,2010(10):196-199.

[4]顾大庆柏庭卫.建筑设计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顾大庆柏庭卫.空间、建构和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戴秋思刘春茂.从话语思维到设计实践——限定环境要素的空间构成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