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移民”的理性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对“高考移民”的理性思考

李伯乐

李伯乐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聊城252400)

摘要:谈到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绝对会是“高考”这个称之为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话题。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让无数人改变了前途,同时,它的某些话题也一直饱受争议,“高考移民”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理性思考来反思一下我们所存在的教育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考移民”大军的出现及其出现的根本原因,“移民”背后的利益博弈,来探讨它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考移民;教育;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高考移民”这一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话题更是成为2012年公务员面试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一些在本地区因自身成绩低于分数线的学生纷纷将户口迁到了分数线偏低的一些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京沪”等经济发达分数线低录取率高的地区;二是东部一些相对而言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而分数线低的地区;三是西部一些因高海拔且教育和经济都相对落后而分数线较低的地区。这些都造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前赴后继”的加入“高考移民”的大军中——在一个教育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接受教育,却在另一个录取分数线相对低的地区参加高考以此来为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那么相对的,原本当地学生的录取名额就会被占掉,这对当地的学生是否公平?许多人发出了“我上大学的名额可能会被挤掉”这样的担忧。是什么让这些高考移民全然不顾这一行为的“高投入,高风险和高难度?”究竟是“诚信”的缺失?还是高考制度的扭曲?归根结底,之所以会产生这一问题,根本原因是现阶段高考录取制度下各地区的分数线差和录取比例的不同。相同的分数,一些“特殊地区”的学生可以上重点大学,而其他地区的学生却只能上一般本科;相同的分数,一些人可以顺利被录取,而有人就只能名落孙山……

说到“高考移民”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必然会牵扯到另一问题——教育公平。众所周知,高考招生是按照省份来分配名额划线录取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想考取名校的外地学生来说简直可以达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程度,比如像在山东,湖北这样的高考大省考了高分只能上一个普通大学,但同样的分数如果是当地学生的话就极有可能会被当地的重点院校录取。很多重点大学会把相当的录取比例留给所在省份,对于其他地区也只能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有学者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年,清华大学投放于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四省的总和。这些都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如果长期如此,很可能会出现很多重点大学“地区化,区域化”问题,这样发展下去,难保不会由此引发一些其他的社会问题。

那么,你有想过高考移民背后的利益博弈吗?高考移民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有着高投入,高风险的高难度动作。如果你在百度的链接里输入“高考移民”之后在右侧的推广链接里就会出现一个网页有这样的标题:“政策内高考、异地高考。”这样的广告恐怕遍地都是吧。如果你想要高考移民,第一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支撑的起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费用,还要谨防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这样的心态而实行的诈骗活动;第二,如果孩子“移民”成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孩子能够适应这样的“改变”吗?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第三,即使“移民”成功,在之后的学习中还得“仔细”应对当地的各种教育部等的检查,这其中孩子和家长必须要承担的心理压力绝非一般人能以想象,甚至还有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孩子真的是高考移民的受益者吗?

高考移民绝对是一个辛酸的群体,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他们一条生路”呢?让孩子和家长来背负“高考移民”这样的“罪名”是不是过于严重了?如果可以选择,没有谁会想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而且还得背井离乡,结果还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确,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就此泛滥下去,泛滥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那些高考移民的高发省份都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封堵“移民生,”加大力度排查打击这一现象。据统计,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查出358名不符合条件的外地移民生,在海南省也有2000多名学生被遣送回原来的省份……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各个省份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在校高中生编号以防高考移民;内蒙古自治区规定本人不在本地居住不得报考;贵州省则规定外省考生资格审查“谁签字、谁负责”;陕西省声明常住户口未满3年不得在陕参加高考……但是,“只堵不疏”真能解决这一问题吗?这是不是只会加大高考移民的“成本”呢?在政策的各种封堵之下,各地又出现了“新动向”——从高一开始入学,避开了高考前突然转学的高发期。所以,这些只能“治标不治本。”高考移民这一现象是对高考的“游戏规则”的挑衅,这破坏了高考公平公正的初衷。说到底,制度才是关键,制度不变,高考移民现象决不会自生自灭。所以,改革势在必行,决不能只是简单地只是“指标”而已。

为了根本解决“高考移民”问题,从根本上必须先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首先,必须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缩小教育投入的差距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其次,现阶段要做好对户籍学籍等资料严格管理排查工作,严把“报名”关,杜绝任何形式的腐败和作弊,从长远来说,要淡化户籍制度,强化学籍制度,以学籍为主导,辅以户籍和居住证,以此来管理学生的求学和升学问题;然后,在教育方面采取听证,监督等制度,依靠群众的力量做好防范工作,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最后,在教育制度方面,也必须做出改革,比如不再是高考一次“定终身,”将联考与高考考试成绩结合的录取制度改革,同时,加强实行各大高校的自主考试招生政策;除此之外,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改革高考的招生制度和学校的教育制度,或许这对于实行了很多年“科举制”一步步发展成现在教育制度的我们来说还很艰难,但是必须一步步完善高考中的公平原则,避免户籍歧视下人口的“非正常”流动,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有效的根本的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海峰,樊本富;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J];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黄庆峰;“高考移民”及其背后的制度原因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王燕;“高考移民”现象的博弈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燕农;异地高考:一个时代的形容词[J];教师博览;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