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临床变化分析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老年痴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临床变化分析及护理措施

赵杰

赵杰(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45400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249-02

【摘要】目的分析2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行血液透析的的临床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角度认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和血液透析护理的差异和共同点,在积极给予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的基础上,提供舒适、安全的透析环境,运用多样的沟通技巧,严密观察病情并有计划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将整体护理和个体化护理有机结合。结果22例患者透析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变化,经采取上述护理措施,2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透析。结论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性痴呆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老年性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以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AD患者常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变化无常,依从性差,难以提前预判[1]。特别是当患者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患者常常会表现出多动、乱抓、不合作、喊叫、打人等异常行为。老年性痴呆症需要进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患者越来越多。HD对于AD患者来说是个应激刺激,患者会感到极度不适应,从而诱发行为紊乱,导致透析过程的变化,透析甚至失败。我院透析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为22例AD患者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适时的护理干预下,20位患者每次HD均得以顺利完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既往已诊断为AD,依据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次修订本(ICD一10)诊断为轻度痴呆13例,中度痴呆9例[2]。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54~76岁,透析时间0.5~4(2.3±1.8)年,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有内瘘血管通路17例,长期深静脉置管5例。本组22例的主要症状有:记忆障碍16例,表现为近期、远期记忆均有障碍,以近期记忆减退明显;认知障碍8例,表现为对时间、空间、周围人物辨认困难、错认或不能认识,无目的出走漫游;智能障碍2例,表现为领悟分析判断能力明显减退等;所有AD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及不合作现象。经过护士适时的护理干预,20例患者能坚持每次透析顺利完成。2例早期患者因经验不足,未能按计划完成透析。

2护理

2.1诱导透析前访视老年性痴呆患者初始行血液透析时,护士要查阅患者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病史,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喜好及使其安静的最好办法、可能造成患者不安的原因;了解患者的家庭、职业、文化程度,有无语言及运动障碍等。本组14例有下肢运动障碍,4例有听力障碍。15例生活基本自理,4例需要专人陪护。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们为患者有针对性地准备了用于稳定情绪的物品,如:报纸、照片、音乐、影像、玩具等,所有物品均由患者家属根据患者喜好提供,物品经过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放置于血液净化室备用。

2.2透析过程中护理

2.2.1认知障碍的护理由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尤其近期记忆障碍,患者进人净化室后,责任护士反复向患者做自我介绍。查对患者腕带,询问患者姓名、年龄、透析间期情况。向患者提问时问题简短、清晰,提问后给患者充足的时间思考。患者回答完成后,及时给予鼓励,如微笑、口头赞赏、伸拇指赞许等。

2.2.2内瘘穿刺的护理护士查对完毕,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由于患者可能多动、不合作,我们在穿刺成功后,将内瘘针管路用胶布回形固定于穿刺侧肢体,用无菌巾覆盖,并加用别针再次将管路固定在穿刺侧肢体衣服上,必要时向家属及患者解释,取得同意后用棉垫或治疗巾包裹,再使用约束带固定于床边。透析过程中自伤行为发生较多,固定牢固,既可以防止肢体活动造成穿刺部位疼痛、出血、针头脱出,又便于观察。

2.2.3行为异常的护理①多动:上机完成后,患者取平卧位进行透析。本组经耐心解释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均适当约束其穿刺侧肢体。初始患者均能配合约束,但在3—5次后9例患者对约束出现强烈反抗,出现上肢剧烈挣扎,经语言沟通、解释无效。2例患者就是在此阶段放弃了继续治疗。故我们将患者的上肢约束带适当放松,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满足其好动需求,并由一名护士专职陪伴在透析床旁,一对一交流,之后患者便明显安静了下来。②紧张性抓握:本组5例患者,首次透析过程中看到血自动脉端引出,双手始终不停地乱抓,神情紧张,甚至惊叫。我们认为此行为是患者看到引出的血恐惧,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于是护士给予安抚,用治疗巾包裹血路管,并让其双手抓握适当物品,患者逐渐放松。③不合作:本组有6例出现烦躁,频繁躯体活动,对护士的教导不听从。此时,护士应一边安慰患者,一边为其播放精心准备的音乐、戏曲、歌曲等,使患者逐渐安静下来,专注于视听信息。④攻击:攻击行为是痴呆患者由于认知功能损害,对护理者的行为不能理解或误解,感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而采取的防御性反应。本组患者3例透析过程中有一定的攻击行为。通过交谈,了解患者透析因无家属陪伴,感到孤单恐惧,自此我们让家属更衣、带帽、换鞋后陪伴在透析床旁。可见,对沟通无效,应适应患者的变化,不能固执地坚持要求患者依从和采取强制手段。

2.2.4生命体征的监护由于AD患者不能正确、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血压,电解质变化是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异常,可能表现为烦躁、吵闹或沉默、打哈欠等症状,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准确判断,要求护士每15min观察生命体征1次,并详细记录。仔细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患者有无出汗,四肢肌张力有无紧张等;透析液温度是否保持在37℃,透析时超滤速度不宜过快、过多,每次透析以脱水量<3.0kg、超滤率<1.0kg为宜,血流速度不超过200ml/min。发现异常变化,给予及时干预。透析体重以在3-4周内平稳下降为妥,此策略能改善血压控制,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其异常行为没有影响到生命体征的变化。

2.3透析结束后的护理14例A-V脉内瘘患者拔针后,穿刺点用吉尔碘消毒,创可贴覆盖,清洁纱布加压包扎,包扎压力以既能触及A-V脉内瘘血管杂音,穿刺针眼处又无渗血为宜。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长期穿刺的部位皮肤增厚,形成瘢痕,患者会感到瘙痒不适,反复抓挠,因此要求患者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清洁,避免抓破穿刺处皮肤,引起感染,必要时可用抗生素药膏、止痒药物局部涂抹。同时护理人员应反复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其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嘱患者照顾者透析当日局部不可洗浴,防止局部感染。6例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透析结束后给予无菌封管,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做好防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观察置管部位有无出血、分泌物,家属看管好患者勿拔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2.4心理护理AD患者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健忘,而且血透治疗具有长期性,其治疗过程本身,对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患者易产生焦虑,病痛的折磨和睡眠的障碍等会导致偏执、怀疑心理,乃至恐惧。且治疗过程易产生各种并发症。需要家人长期照顾,若遇家人冷落,更易产生忧郁绝望心理。这些都会导致病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忽视对患者的心理关注[2]。加强与患者沟通,以热情帮助的态度向患者表示关心,与其亲近,避免用“呆傻”、“愚笨”等词语。有条件时最好固定机器,床位,由一名固定护士持续床边陪护效果最好,使患者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下治疗,减轻对抗心理。

2.5加强对家属的指导对AD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持久的照料,为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做好家庭照顾者的护理指导有重要意义。护士向家属做好血液透析和AD护理知识两方面的宣教.嘱家属整理好家庭环境,保证安全,多与患者耐心交流;药品固定位置放置,并配好每餐的药物,以防多吃或误吃药品;家中的刀、剪刀等利器放在患者不易触及的地方,加强家属在家中对患者的看护,防止患者拔管,避免患者独自在家,以防走失。AD患者常常会找不到血液净化室或迷路,必须有家属陪护。衣服口袋内放人写明医院净化室地址及电话的卡片,走失可及时取得联系。每次透析均后需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告知家属[3]。

3小结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应采取综合的预防护理措施护理者要有相关疾病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给予患者最充分的人文关怀,给家属系统的康复教育,使患者在医院及家庭都得到细心照顾,方能减缓痴呆症状的加重,同时顺利完成透析治疗。

参考文献

[1]李雪,王文芳,林海珊.老年性痴呆行为紊乱护理的新进展。临床护理杂志,2005,4(4):54-55.

[2]周华东,陈阳.关于中国人老年性痴呆诊断规范化问题的探讨.重庆医学,2008,37(7):673-677.

[3]范春琴.老年痴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