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君(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海城114200)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也是最主要致盲原因。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白内障手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超声乳化已成主流。但在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尚不具备开展超声乳化条件,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术中安全,不需特殊的设备和器械,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在没有条件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的基层医院,对于一些超声乳化的禁忌症,如过熟期的白内障,晶状半脱位等可以开展,其效果接近超声乳化手术。
我院从2007年开始施行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8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2007年12月-2012年3月对386例(412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植入术,其中男192例(205眼),女194例(207眼),年龄42-91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281眼(68.20%),并发性白内障76眼(18.45%),外伤性白内障55眼(13.35%),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裂隙灯、眼压、眼科A-B超、角膜曲率、角膜内皮计数、一米光定位、红绿色觉等各项检查,术前视力为光感-0.3。
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麻醉等按白内障手术常规,术前30分钟美多丽滴眼液充分散瞳,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手术。以上穹窿为基底做结膜瓣,角膜缘后2mm做长6mm的平行角膜缘深度约为1/2巩膜厚度的巩膜板层切口,用隧道刀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潜行分离,直达透明角膜2mm处,做巩膜隧道,用三角刀经巩膜隧道穿刺进入前房。注粘弹剂,截囊,囊直径约6mm,扩大内切口,充分水分离,用粘弹剂使核从皮质床中游离并进入前房,用晶状体圈将晶状体核取出,用双管注吸针吸出残余皮质。前房及晶体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吸出粘弹剂,检查巩膜切口有无渗液,切口视术中情况可缝合1针或不缝合。对于Ⅲ级以上的较大核,可行手工劈核,分块取出。术后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涂抗菌素膏,无菌敷料遮盖术眼。
二.结果
(1)术后视力
(2)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5眼(1.21%),虹膜脱出2眼(0.49%),术后瞳孔欠圆。
(3)术后并发症:①角膜水肿36眼(8.74%),1-7天消失,无角膜失代偿。②人工晶体偏位3眼。③前房积血2眼。④眼内反应,晶体表面可见少许色素沉着。⑤术后散光,术后1月平均散光为(1.00-0.75)D,术后一个月基本不变。
术后无1例发生房水渗漏及浅前房,所有病例术后炎症反应较轻。
三.讨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上的进一步改进。其突出的优点是隧道自闭式切口,其力学原理是反眉形切口两端角的牵引力类似,斜拉桥拉力,维持切口不裂开,内切口在眼内压作用下呈活瓣自闭,操作时前房不塌陷,术中前房稳定,术后反应轻,从侧面切口注吸皮质时能维持较深前房,有利于保护后囊,使注吸皮质更容易,减少术后并发症,切口不缝合减少对角膜曲率影响,术后引起散光少,视力恢复更理想。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3000多万盲人,90%的病人住在发展中国家及贫穷地区,因此贫困白内障成为全世界致盲的主要原因,约占60%以上。白内障的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超声乳化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在基层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推崇,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超声乳化的普及[1]。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相对配套的设备费用低,器械简单,耗材费用少,减轻患者及医院的负担。同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容易掌握,通过动物试验及上级医师指导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相对于传统的手术,该术式的自闭性,巩膜隧道切口省去了缝线步骤,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源性散光大大减少[2]。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已有更多的医生掌握了该项技术,服务于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在大规模开展防盲手术时实用价值更为突出,近年来逐渐受到基层医生的青睐,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英,张鑫.巩膜瓣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1(3):160-161.
[2]刘玉涛,冯军体,陈丽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适应县市基层医院.眼外科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