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 2

针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赵秀金

赵秀金(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1650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078-03

【关键词】针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多由肺部、骨骼或泌尿系统等结核感染病灶引起。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患者多有肺部、骨骼或泌尿系统等结核感染灶。

2.起病缓慢,早期可见结核病的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睡眠不安、烦躁或呆滞等。

3.约l~2周后,按脑膜与脑实质病变程度的不同,可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颈项强直、布氏和克氏征阳性、浅反射迟钝或消失、深反射活跃或亢进、巴氏征阳性、肢体强直、角弓反张与偏瘫等征象。部分病例尚可见到颅神经受损的表现,如眼睑下垂、眼外斜、复视、瞳孔散大、面瘫。

二、辅助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微混呈毛玻璃状,放置后可见薄膜形成,蛋自增高,潘氏试验阳性,糖及氯化物减少,细胞数增加到0.05×109~0.5×109/L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涂片与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

2.X线胸部检查:可见有活动性、血源播散性或粟粒型肺结核的征象,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但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

3.眼底检查:若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与X线胸片中见到粟粒型肺结核有同等诊断参考价值。

治疗

针刺疗法主要用于本病所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的治疗,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作为有效的辅助疗法使用。

一、体针疗法

1.初热期

(1)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头颈部的大椎、风池、百会、太阳,第二组取上肢的曲池、内关、合谷,第三组取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三组穴位同时选用,双侧取穴。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穴1.0±0.2寸,向上斜刺大椎穴0.8±0.2寸,向前或向后平剌百会1.2±0.2寸,向后平刺太阳1.2±0.2寸。直刺曲池1.2±0.2寸,直刺内关1.2±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较强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大椎穴用强刺激手法行针30~60秒,不留针。每天治疗2~3次。

2.危重期

(1)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头颈部的大椎、风池、百会、太阳、人中,第二组取上肢的曲池、内关、合谷、十宣,第三组取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三组穴位同时选用。双侧取穴。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穴1.0±0.2寸,向上斜刺大椎穴0.8±0.2寸,向前或向后平刺百会1.2±0.2寸,向后平剌太阳1.2±0.2寸。直刺曲池1.2±0.2寸,直刺内关1.2±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太中0.8±0.2寸。每次留针加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较强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大椎穴用强刺激手法行针30~60秒,不留针。点刺第一组的人中、第二组的十宣,每穴出血3~5滴。每天治疗3~4次。

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1)处方

失语:哑门、廉泉。

吞咽困难:廉泉、金津、玉液。

面瘫:颊车、地仓、鱼腰。

尿闭或尿失禁:分两组,第一组取关元、三阴交,第二组取后侧的肾俞、八髎。两组交替取用。

上肢瘫痪:臂臑、曲池、内关、天井、温溜、合谷。

下肢瘫痪: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后面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承扶、承山,第二组取前外侧的足三里、伏兔、丰隆、绝骨、陷谷、太冲及内侧的三阴交、太溪。两组交替取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进行针刺治疗。向下斜刺哑门风池0.5±0.1寸,直刺廉泉风池0.5±0.1寸。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出血2~3滴。斜刺颊车0.6±0.2寸,平刺地仓0.6±0.1寸,向印堂穴方向平刺鱼腰0.7±0.1寸。向中极斜刺关元1.2±0.2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八髎1.2±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肾俞0.8±0.2寸。向上平刺臂臑1.5±0.2寸,直刺曲池1.2±0.2寸,斜刺天井、温溜1.0±0.2寸,直刺合谷、内关1.2±0.2寸。直刺秩边1.4±0.2寸,直刺环跳3.0±0.5寸,再刺殷门、承山1.4±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肾俞、气海俞0.8±0.2寸,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大肠俞、关元俞1.0±0.2寸,直刺绝骨1.4±0.2寸。直刺伏兔1.0±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丰隆2.0±0.5寸,直刺陷谷、太冲0.8±0.2寸。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每天治疗1次,除了点刺出血的穴位之外,其他穴位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行针为主,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体质较好的患者则可采用较强的刺激手法。尿闭或尿失禁者,每天可治疗2~3次。

二、电针体穴疗法

主要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面瘫、上肢瘫痪、下肢瘫痪的治疗。

1.处方:与体针疗法相同。

失语:哑门、廉泉。

吞咽困难:廉泉、金津、玉液。

面瘫:颊车、地仓、鱼腰。

尿闭或尿失禁:分两组,第一组取关元、三阴交,第二组取后侧的肾俞、八髎。两组交替取用。

上肢瘫痪:臂臑、曲池、内关、天井、温溜、合谷。

下肢瘫痪: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后面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承扶、承山,第二组取前外侧的足三里、伏兔、丰隆、绝骨、陷谷、太冲及内侧的三阴交、太溪。两组交替取用。

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相距较远的两个穴位留针,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20分钟。每次电针4~6个穴位(交替使用)。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每天治疗1~2次。

三、头针疗法

主要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各种功能障碍的治疗。

1.处方:根据功能障碍的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头穴,四肢运动障碍取病变对侧头部运动区,感觉障碍取头部对侧感觉区,语言障碍取头部语言区,视力障碍取视区,震颤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衡功能障碍取平衡区,尿失禁取生殖区、足运感区。单侧肢体功能障碍者,取对侧的头穴为主。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号1.5寸毫针进行针刺。采用平刺法进针,各穴的刺入深度为1.2±0.2寸。每天治疗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用较强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

四、电针头穴疗法

主要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各种功能障碍的治疗。

1.处方:也是根据功能障碍的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头穴,四肢运动障碍取病变对侧头部运动区,感觉障碍取头部对侧感觉区,语言障碍取头部语言区,视力障碍取视区,震颤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衡功能障碍取平衡区,尿失禁取生殖区、足运感区。单侧肢体功能障碍者,取对侧的头穴为主。除此之外,语言障碍者、面瘫者,均加取用风池穴;上肢功能障碍者,加取内关、曲池;下肢功能障碍者加取足三里、伏兔。

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普通头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语言障碍者、面瘫者,将头穴与风池穴接电针治疗仪;上肢功能障碍者,将头穴与内关、曲池接电针治疗仪;下肢功能障碍者将头穴与足三里、伏兔接通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20分钟。每天治疗l~2次。

五、穴位埋线疗法

主要适用于后遗症期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

1.处方

上肢瘫痪:取穴分为两组,第一组取臂臑、曲池、内关、列缺、合谷,第二组取C4~C7夹脊穴、天井、外关。

下肢瘫痪: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肾俞、大肠俞、命门、秩边、环跳、殷门、承山,第二组取L1~L5夹脊穴、三阴交、绝骨,第三组取伏兔、足三里、丰隆、陷谷、太冲。

2.操作方法:采用穿刺针埋线法,该法适用于单个穴位埋线。

上肢瘫痪:每次从两组穴位中双侧各取2~3个,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3天,穴位不重复使用,直到两组穴位均埋线1次。

下肢瘫痪:每次从三组穴位中双侧各取2~3个,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5天,穴位不重复使用,直到三组穴位均埋线1次。

上肢瘫痪:向上平刺臂臑1.5±0.2寸,平刺列缺1.2±0.2寸,直刺曲池1.2±0.2寸,直刺内关1.2±0.2寸,直刺合谷1.2±0.2寸,向脊椎方向斜刺C4~C7夹脊穴0.6±0.2寸,直刺外关1.2±0.2寸,直刺天井1.0±0.2寸。

下肢瘫痪: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肾俞、大肠俞0.8±0.2寸,直刺秩边1.4±0.2寸,环跳3.0±0.5寸,直刺殷门、承山1.4±0.2寸,向脊椎方向斜刺L1~L5夹脊穴0.8±0.2寸,直刺三阴交、绝骨1.4±0.2寸,直刺伏兔1.0±0.2寸,直刺足三里、丰隆2.0±0.5寸,直刺陷谷、太冲0.8±0.2寸。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镊子取一段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推穿刺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并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拿针,刺入皮肤至所需要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5天后取下纱布即可,多用2~3号羊肠线。一般20天重复埋线一次。

参考文献

[1]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