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徐鑫方利宝应春姚方方王蕾张一玲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变革的深入,近几年来社会对供用电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供用电课程本身有其独有的特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对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本文依据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以及高职院校供用电专业的基本特点,分析高职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1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历史原因

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是面向城乡供电、用电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电工、供配电系统、电力营销业务处理等基本知识、供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能力、安全用电组织与宣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这一专业最早是由一些高等电力专科院校进行开设的,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国家的供电部门和电力部门,从事电力相关的检修生产等一线工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电力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专门由电力专科院校培养输出给国家供电部门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只有在其他高等院校也开设相关专业,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端电力人才,这就导致我国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大胆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进一步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根据专业特点,本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应一起开发符合岗位特点的项目式教材,将工作任务引入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全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在学习中完成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供电专业要和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到企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經验的人员在学校开展实训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取得教育学历证书。因为很多用工企业需要毕业学生持有本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学校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走向市场。

3供用电技术课程改革

3.1校园课程要走出去、引进来

校园课程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设置了适合的课程,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课程建设和改革是中心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培养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的一大特点是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市场最缺少的是技术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时刻把握市场脉搏,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面向市场培养和输出人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就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市场的因素。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市场上供用电企业和部门相结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岗位及技术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应该在充分教授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加强对基础知识应用后,走出去。什么是走出去呢?院校和院校之间要相互联合,实现资源共享,良性互动。通过各种途径与市场上的企业建立联系,成立专业的专门的课后实践小组,深入市场行业部门进行专业实践。学校在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过程中,要把控全局,聘请专业行家和技术专家进行有效指导。在学校内部设置合理的课程,在学校外部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手段,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

3.2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围绕市场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在专业技术比较强的专业领域,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本专业的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掌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授学生接受,这对于理论知识比较强的专业比较实用,而对于偏向于技术型的专业,单纯地讲授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要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先请专业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在任何时候,基础知识教学都是根本,只有将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透彻才能更好地深入实践。

因此,教师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上要尽可能采用CAI课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到现场录制电力生产过程和电力相关的教学视频,用生动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以后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

3.3联系实训基地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想要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就需要将学生推向市场,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领导不断加强和市场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实训基地,方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但是这样的供用电部门实训基地建设成本较大,高职院校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专门打造这样的实训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只能采取课题研究加校企共建的建设模式,且这样的校企结合是双赢的策略。学校教师和学生投入企业,可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发挥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优势,也提高了教师的操作能力。学生是教师技能提高的最直接受益者。另外,企业和学校结合,也可以间接完成企业培训员工的任务,企业也可从中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4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整合优化课程。根据电力行业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多年企业现场岗位需求调研和往届毕业生工作岗位跟踪调查,确定了本专业就业的三个典型的岗位群;根据不同岗位群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并提炼出了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由此而确定了本专业学生应学习的由核心必修课程、一般必修课程、方向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

(2)确立培养模式。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确立为“三延伸”的学生培养模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内延伸到校外、知识能力培养延伸到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考核顶岗实习。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要求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的同时,定期的在顶岗实习平台上提交顶岗实习日志,在实习结束前,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毕业答辩。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综合实习实训报告进行考核。二是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考核,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考核。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由现代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也日新月异,供配电设备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对供用电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以“能力提升、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原则,通过教学模式改革,重新梳理教学课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引入顶岗实习模式,并通过考核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供用电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Z].2008.

[2]赵巧娥,苏小林,武晓冬.高职供用电技术试点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