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激增及外经贸政策调整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外汇储备激增及外经贸政策调整路径研究

李超

李超(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人民币汇率改革,我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增大,总体上反映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这些巨额的储备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过剩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资产,造成包括股市和楼市在内资产价格的快速膨胀,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严峻的威胁。从外贸角度来说目前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及高增长率。因此,要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应该从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上着手。

关键词:外汇储备流动性过剩外贸政策

0引言

2000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为1655.74亿美元,,在全球外汇总储备中所占比重达到29%,是全球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国家。此后,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逐年提高,特别是2004年和2005年两年,每年增幅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到2006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水平进一步增至9879.3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储备大国。

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供应超过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经济层面形成大量的剩余资金,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的一种现象。流动性过剩主要有三个直接来源:一是外汇储备的增加;二是金融财政化,即政府贷款;三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进行的银行救助和对重点行业及项目的指导性贷款。市场预期本国货币升值或稳定,是各国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共性,而外汇储备的增加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际收支货币分析说,在假定一国货币需求函数为长期稳定函数前提下,开放经济中一国基础货币由两个途径产生,即国内信贷(用D表示)和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用FR表示)。基础货币用BM表示,则有:BM=D+FR,其中,D表示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对国家财政的透支和贷款以及一些财政性质的贷款和其他以放款、证券投资等形式进行货币投放的项目;FR表示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即国家的外汇储备。而货币供给M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于是有:M=k*(D+FR),其中,k为货币乘数。k·D为国内货币供给量,k·FR为由外汇储备变动引致的货币供给量。假设国内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则外汇储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成倍地同方向变动。

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流动性过剩问题

同时中央银行发放的基础货币BM在整个金融银行系统流通中有一个放大的过程,在当前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近年来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在当前结售汇制度下,央行放出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货币供应量加大;此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需要通过投放人民币以买入外汇,而基础货币投放又以乘数效应扩大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1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

1.1资本市场形成严重的泡沫由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所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资产价格膨胀的重要诱因。因为在实际经济部门中资本供给过剩造成产业投资报酬递减、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可能为负的情况下,把过剩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是比较有利可图的。而且,过剩流动性的存在本身也会产生价格上涨的预期,这种预期会因为投资与投机的增量资金流入而不断地自我加强。发生在资产市场上的这种自我强化式的价格上涨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是经济泡沫化。

1.2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在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企业也会因资金成本较低、经济预期乐观而愿意扩大投资,由此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同时,银行间的竞争,导致放贷过程中审慎性标准的降低,有可能使许多贷款一旦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变为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1.3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角度看,外汇储备的变动,导致外汇占款的变动,进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又通过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但是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货币供应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越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就越低,货币政策在控制货币供应方面的有效性也就越低。

1.4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的实质在于货币供应量过多。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出现流动性过剩,过多的货币追逐既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推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货币的购买力相应下降,这样,因货币供应过多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就可能应运而生。

2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外贸政策调整

2.1调整外汇储备资产形态,适当增加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外汇储备是要根据国际外汇市场上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变化的变动趋势,前瞻性地优化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防止因某种货币的贬值给我国储备资产带来较大的损失,也要把流动性与收益性原则相结合,寻求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平衡点,妥善安排外汇储备的资产形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动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的战略储备物资,购买国内建设又极缺乏物质资源,如石油、铁矿等战略性和稀缺性资源。[1]

2.2加大人民币汇率向市场化改革力度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2]增强公众对汇率的心理预期,使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反映,及时缓解和释放外汇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尽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

2.3改变我国贸易壁垒,调整长期贸易顺差格局在关税壁垒调整的同时,也相应加强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严加控制、增加出口报关的通关程序、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贸易壁垒充分发挥促进进口限制出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伴之相生的必然是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则需要利用财政关税加以解决。

2.4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确定为其主要内容,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加强技术的改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2.5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出口退税政策实行差别化出口退税激励政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化待遇不应以产品类别,即机电产品、轻纺产品的类别来划分,而应体现资源耗费的水平来划分。资源集约利用的出口企业,必然应用新技术和相应投资,应多给予激励;资源粗放利用的出口企业应少激励或不激励。另一方面,要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率。既要激励出口,也要鼓励进口。[1]

综上所述,面对流动性过剩,只有调整和改革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外资投资政策,使之适应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降低不合理的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治理和解决。同时也要着眼于不断改善外汇储备所蕴藏的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充分发挥对外贸易政策的作用,缓解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持续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晟,王艳.浅析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对外贸易策略调整[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2-93.

[2]孔立平,朱志国.对外汇储备激增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金融与经济.2007(12).

[3]李治国,徐寒飞.中国货币之谜与资金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7(3).

注释:[1]《流动性过剩下我国的外贸政策》程聪.国际贸易.

[2]《流动性过剩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