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800)
【中图分类号】R758.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73-02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治疗腋臭86例体会。方法沿腋毛外缘切口将皮肤、皮下大汗腺组织完整切除,在腋部二个皮肤褶皱处设三角皮瓣行Z字成形,美容缝合,共86例。结果86例臭味完全消失,7例切口轻度瘢痕增生,其余79例均见切缘线状,无瘢痕,外观满意。双肩关节活动自如,无不适。
【关键词】腋臭治疗梭形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分泌物中包含的水、无机盐类,尿素之外,还分泌有味的丁酸异戊酸,而散发出特殊的臭味。不少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腋臭往往给人带来很多的不便,因为腋臭的刺鼻气味使人感到特别的厌烦,闻到这种气味的人大多掩鼻远离。这样就给腋臭的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工作、学习和交际。除个别气味较轻者通过勤洗澡,局部外擦芳香性药物能基本掩盖,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治疗。目前对腋臭的治疗方法甚多,且各有利弊。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治疗腋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其中男27例,女59例,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25岁。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成人需备皮,取双上肢曲肘外展并上举使腋窝部平坦暴露,沿腋毛区边缘标记划线。
1.2.2手术过程
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孔巾,取一侧0.5%利多卡因25~30mL加肾上腺素0.15-0.2mg作局部浸润麻醉。使局部水肿隆起,麻醉起效后,沿腋毛区边缘标记线,切除皮肤、部分皮下组织(不必将皮下脂肪全部切除),电凝止血后将切口两侧的皮下组织充分游离以减少张力,在腋部二个皮肤褶皱处设计二对长1.5~2.0cm,呈60度夹角的三角皮瓣行Z字成形,分别用5-0可吸收线皮内间断缝合,缝合后伤口成Z形,创缘用6-0美容线间断缝合。另一侧同上。
2结果
86例患者全部治愈,臭味完全消失,治愈率100%。手术时间1.5~2.0h。86例患者术后均有轻微水肿,其中62例有轻微疼痛,不需止痛药,24例术后疼痛明显,服用止痛药1~2d。无术后继发出血,无术后感染发生,术中出血极少,均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随访,7例切口轻度瘢痕增生,其余79例均见切缘线状,无瘢痕,外观满意。双肩关节活动自如,无不适。
3体会
3.1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优点
与其它腋臭手术相比,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具有较多优点: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所用器械少,一人可操作。手术出血少。术后水肿、疼痛轻微,恢复快。敷料包扎简便,切缘干燥,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切缘无瘢痕,外观满意。双肩关节活动自如,无不适。
3.2手术注意事项
术后稍加压包扎,隔日换药,7日拆线。常规抗炎治疗三天。
4讨论
4.1腋臭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口服、外用、注射、微波、冷冻、电凝、激光、同位素、手术治疗,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治愈率。根据各种文献,不同作者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各说不一。多数作者认为,口服、外用、同位素治疗等由于未能直接对大汗腺及其排泄导管构成破坏,疗效相对不稳定;注射、微波、冷冻、电凝、手术均对大汗腺及其排泄导管直接构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疗效相对稳定。但是应该因人而异选择治疗方法,如病情轻者或有瘢痕体质者,宜选择口服、外用、同位素疗法,病情中度且无瘢痕体质者宜选择注射、微波、冷冻、电凝、激光等创伤较小的方法,病情重度且无瘢痕体质者宜选择手术治疗。
4.2从手术可能出现并发症情况来看,激光治疗时为了保证效果,难免烧灼过密、过强,往往引起皮肤液化、坏死、感染,伤口二期或三期愈合。愈合后腋下形成较大块状疤痕,患者有不适感;而腋毛区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只要严格按无菌操作,Z瓣设计角度和大小合适,既不容易发生伤口感染,也不容易发生皮瓣缺血坏死,伤口一般都能一期愈合。Z成形术,皮瓣经过易位后延长了轴线的长度,改变了瘢痕的方向,从而达到改善功能与外形的良好效果,局部采用美容缝合,减低了伤口张力,减少了伤口瘢痕的产生。
4.3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治疗腋臭从治疗效果来看,腋下大汗腺主要位于腋毛区皮肤内。手术时采用低浓度、大容量局麻药并加用肾上腺素,不但麻醉效果充分,毒性低而且使皮下组织水肿增厚,有利于防止切皮时误伤皮下深层血管,神经、淋巴等组织,Z成形术,皮瓣经过易位后延长了轴线的长度,改变了瘢痕的方向,从而达到改善功能与外形的良好效果,不影响美观,也不影响活动,局部采用美容缝合,减低了伤口张力,减少了伤口瘢痕的产生。使手术基本在无血状况下进行操作,手术时间可明显缩短。切除腋毛区皮肤全层及部分皮下脂肪,根本去除了病因,因此局部切除Z成形美容缝合术治疗腋臭效果更确切,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敏.现代整形外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11.
[2]杨安波.临床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