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4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对策

王璐

王璐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室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4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积极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急救措施,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43例患者因就诊及时,失血得到有效控制平稳度过危险期,2例抢救无效死亡,急救护理成功率为95.56%。其中,所有患者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治疗,输血量200~800ml,33例患者双静脉通道,10例患者负压吸痰,7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术,8例患者深静脉穿刺。结论: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同时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最大限度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急救成功率,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259-02

失血性休克作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休克类型,主要是由于严重创伤导致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进行循环的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据有关文献以及相关临床数据统计,通常在迅速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或严重的体液丢失导致大量细胞外液和血浆的丧失,以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时,即可出现休克[1]。现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得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开始成为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现针对4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予以急救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5至59.2岁,平均年龄为(42.7±8.93)岁;体重在48至79公斤,平均体重(68.2±3.5)公斤;受伤原因方面,刀刺锐器伤15例,车祸15例,高空坠落伤6例,挤压伤5例,机器搅伤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体重、既往发病频率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急救护理方法

1.2.1迅速评估、准确判断失血性休克起病急,病情危重。早期及时诊断休克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及其重要。对于有出汗、兴奋、心率加快、脉压小、尿量少等症状者,应疑有休克。若病人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呼吸浅快、收缩压<90mmHg、尿量少者,则标志病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

1.2.2一般紧急治疗积极处理引起休克的原发疾病,如创伤制动、大出血止血、保证呼吸道通畅等。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的特殊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1.2.3补充血容量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因此,治疗的首先是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应常规选用9#或12#留置针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若失血量较多,静脉注射困难时,可行中心静脉穿刺术,以确保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血容量应维持Hb在100g/L、HCT在30%左右。若Hb低于70g/L,可输浓缩红细胞。若急性失血量超过总量的30%可输全血[2]。

1.2.4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如仍有出血,难以保证血容量稳定,休克也不易纠正。对于肝脾破裂、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在保持血容量的同时积极进行手术准备,及早实行手术止血。

1.2.5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原则上宁酸毋碱,不主张早期使用碱性药物。

1.2.6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辅助扩容治疗,迅速改善循环和升高血压。

1.2.7治疗DIC改善微循环对诊断明确的DIC,可用肝素抗凝。

2.结果

43例患者因就诊及时,失血得到有效控制平稳度过危险期,2例无效死亡。其中,所有患者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治疗,输血量200~800ml,33例患者双静脉通道,10例患者负压吸痰,7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术,8例患者深静脉穿刺。急救护理成功率高达95.56%。

3.讨论

我们通过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使患者有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同时能够为治疗原发疾病争取宝贵的手术时间,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为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5例患者中43例患者因就诊及时,失血得到有效控制平稳度过危险期,2例抢救无效死亡,急救护理成功率高达95.56%,结果提示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另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受伤出血1小时内为急救护理的关键时期,早期休克诊断,尽早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基础。综上所述,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同时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最大限度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充分体现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理念,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龚鸿昌,邓琳,余锡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伴失血性休克脑伤中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8):1571-1576.

[2]杨建涛,吴耀建.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10,17(10):1290-1292.

[3]赵阳,王倩,臧彬,等.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6):67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