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06例

/ 1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06例

张建国

张建国(黑龙江省延寿县人民医院150700)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9-0175-02

【关键词】婴幼儿重症肺炎器官功能衰竭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重症肺炎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2001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6例患儿,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6年收治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106例,其中以并发心衰和呼衰两项MSOF71例,3项MSOF42例,4项MSOF26例,5项MSOF9例。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MSOF重要原因。MSOF数目与预后呈正比关系,免疫功能障碍是MSOF致死的重要原因,防治呼衰是治疗MOSF的关键。

1.2一般资料:106例中男87例、女19例,年1-6月28例、7月-1岁53例、13个月-2岁21例、25个月-3岁4例。

1.3诊断标准:MOSF的诊断指标是参考卫生部制订的危重症例评分法试行方案和1984年南宁会议的建议。

MSOF诊依据如下:①呼衰;呼吸减速或节律不整,严重呼吸困难三凹症,口唇、肢端发绀。血气分析:PaCO2≥6.0kPa,PaO2≤6.7kPa。②心衰:烦燥不安,呼吸困难,急促肝大,心率>160次/min,奔马律,心电图示心动过速或心律紊乱,ST-T改变或心肌损害。③急性脑水肿:面色苍白、惊厥或昏迷,肌张力高,瞳孔及呼吸节律改变。④胃肠功能衰竭;严重腹胀或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样物,中毒性肠麻痹。⑤DIC:出血或出血倾向,血小板进行性降低,纤维蛋白减少,凝血元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如有2项或2项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诊断为MSOF。

1.4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1)血气分析:测定10例。①PH:在6.35~7.57之间,②PaO2:在5.3~7.9之间③PaO2在2.3~11.9之间。

(2)免疫功能测定:测定46例,补体C30.62±0.54g/L,1gG7.08±3.22g/L,IgAO.84±0.58g/L,1gM0.61±0.59g/L。

(3)摄胸片102例、示点片状阴影78例,大片阴影14例、脓气胸2例、肺水肿6例、肺出血1铡、肺不张1例。

(4)心电图检查:50例中室性心动过速37例,室上速11例,室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例。

(5)脑脊液压力测定28例,其中压力增高7例。

1.5结果:在106例婴幼儿重症炎并发MSOF中2项MSOF71例,3项MSOF42例,4项MSOF26例,5项MSOF9例。在所有MSOF病例中,心衰106例,呼衰98例,脑水肿17例,DIC19例,胃肠功能衰竭14例。

2讨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MSOF106例中,以心衰、呼衰两项MSOF最多,其次3项、4项、5项MSOF少而且重。MSOF发病机理未明,但低氧血症是MSOF重要原因。重症肺炎时毛细血管受到严重损害,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及呼衰,继而致MSOF。

重症肺炎时,肺毛细血管痉挛,肺动脉压增高,心肌缺氧。右心负荷加重及右心衰竭,机体缺氧是导致心脑及其它器官衰竭的重要因素。

重症肺炎时,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低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减慢,脑细胞缺氧,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使神经细胞及血管周围水肿增加,从而加重呼衰,促进其它器官衰竭。

由于肺部严重感染,微生物毒素作用,肺部及全身微血管痉挛,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缺氧及酸中毒致毛细管内皮细胞损伤,液体外渗,血液浓缩导致微循环障硬和DIC。

重症肺炎并发MSOF重要死因是呼衰,MSOF均以呼衰开始,呼衰的防治是MSOF抢救过程中的关键。在控制肺部感染和呼吸机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呼吸、脉搏血压、血气的监测,高浓度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心脑肾等脏器,是抢救MSOF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苏震.普鲁卡因治疗喘憋性肺炎58例[J];右江医学;1989年21期.

[2]袁小平.小儿器官衰竭机制探讨[J].实用儿科杂志,1989,4:134.

[3]崔东先.654—2并用少量输血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63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1990年01期.

[4]李慧娟,刘瑛.山莨菪碱与碳酸氢钠合用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5]史凯,王萍.婴幼儿重症喘憋性肺炎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附51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张小平.硝苯吡啶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40例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1992年03期.

[7]董声焕.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第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61,668,669.

[8]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