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行为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依恋行为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

黄小娟

黄小娟(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幼儿园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依恋行为是幼儿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了依恋行为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认为幼儿依恋的不同类型导致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依恋的各种表现促进了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自己寻求情绪调节的方式,有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好的建立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

【关键词】依恋行为幼儿情绪调节影响

依恋行为(attachmentbehaviour)指幼儿与照料者(特别是母亲与子女)之间情感联系相关的各种行为,并提示必须确保与被看护者的密切接触,提供安全和舒适,以及有一个可供实施探究行为的地方。亲子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恋安全感的建立非常有助于儿童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他人的同情感,并对儿童自信心好自尊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1]。

一、幼儿依恋对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表现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有不同的类型。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2]。陌生情境测验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混合型依恋表现出前两者的混合行为,被看作是最不安全的类型。由于以上差别,研究者将安全型依恋视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把其他三种依恋视为消极、不良的依恋。

研究发现,早期属于安全依恋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等;非安全型的孩子则是孤独的、与他人无联系的、不团结的、易发脾气的[3]。张文新发现在一岁时被划为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较不安全型幼儿能在以后社会能力和认知方面如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好奇心、问题解决的坚持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与母亲或其他监护人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幼儿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并决定幼儿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特质,即依恋关系将影响幼儿与其他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

二、对幼儿焦虑水平调查的研究

我国已有研究表明,已建立“亲子依恋”的小儿对探究周围环境有较高的兴趣,三岁时主动性,自我控制的发展都较好,能友好的与同伴交往[4]。对哈尔滨新入园的89名儿童进行调查显示,哈师大幼儿园两个小班53名幼儿中新入园是表现出“焦虑反应”的有26名,占49%,哈尔滨市南岗区蓓蕾幼儿园36命中有19名,占52%。入园过一个月以后仍表现出“焦虑反应”的各占18%和20%,三个月后仍表现出“焦虑反应”的幼儿各占4%和6%。据了解,一到幼儿园就没有表现出“焦虑反应”的幼儿以及一个月以后能够适应幼儿园环境的幼儿与后来还不能适应幼儿环境的幼儿相比,是“亲子依恋”的程度以及形成的根源不同,前一种群体“亲子依恋”较适中,后一种群体是“亲子依恋”过重所造成的,他们大多生活在核心家庭,在家的生活起居完全靠父母。家长的保护意识太强,生怕自己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照顾无法生存,这种心理意识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可见适中的亲子依恋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过重的亲子依恋或过轻的亲子依恋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三、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幼儿依恋作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能为儿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安全依恋感区域内的个体,对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舒服;安全依恋的个体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会得到重要他人的积极反响,从而在压力面前会采取寻求他人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或其他有建设意义的策略。我国的学者从亲子依恋对新入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方面做出结论,在亲子依恋适中的家庭中,新入幼儿园的孩子情绪方面的焦虑情绪较低,并且随着入园时间的增加焦虑反应越来越低趋近消失,这说明依恋关系的确从某些方面影响到幼儿的情绪调节。

1、依恋能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

依恋给幼儿提供了很多接触各种情绪的机会,而这有助于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儿童情绪理解能力与他们对刺激源的社会认知,以及对自己和他人情绪反应的理解和推测能力有关。情绪理解的发展有助于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Cassidy认为不同的依恋关系可能会影响儿童对情绪经验的组织和洞察。田依恋理论支持者发现,养护者和婴儿关系的个体差异与后来儿童的情绪理解存在相关。当儿童被要求解释情绪化的材料时,在安全依恋和情绪理解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情绪理解能力与依恋的关系方面,有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在情绪理解得分上存在差异,安全依恋儿童的情绪理解得分要高于非安全依恋儿童的情绪理解得分。此外,研究还进一步揭示,除面部表情识别之外,安全依恋儿童在情绪外因、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基于记忆的情绪理解上显著高于非安全依恋儿童。依恋安全性有助于婴儿对情绪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母亲与儿童之间的情感和言语交流。对于安全依恋儿童而言,他们平时与父母或其他抚育者的交流更为丰富与顺畅,父母也会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儿童的情绪要求也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此类儿童不仅能从消极情绪中很快恢复,也逐渐掌握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而由于缺乏与抚育者充分的交流或进行不合理的交流,非安全依恋儿童的内在情绪往往难以得到合理的宣泄,也很难预测或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

2、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

对婴幼儿来说,抚养着的分别或者离开与他们的失望和焦虑紧密相关,抚养者的出现也会带来安全和快乐。养护者帮助婴幼儿发展重要的情绪调节机能来应对不同类型的情境。首先,观察学习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学龄前儿童在与依恋对象的交互作用中通过观察成人控制自己感情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调节情绪的策略。其次,成人—儿童之间的交谈为儿童情绪调节提供了技巧。在儿童与父母的交谈中,父母经常地要求孩子描述自己的愿望和遇到的困难,表达自己遇到的消极情绪,父母也相对应的给孩子传授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方法,有利于儿童逐渐掌握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四、培养本能自发寻求的调节

幼儿在生活中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如果负性情绪的体验和表达过于强烈和持久,就需要运用调节机制,对情绪反应进行监控评估和修正,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6,7]。因此,培养幼儿自己寻求情绪调节的方式,有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好的建立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

1、正确认识幼儿寻求支持策略

幼儿向父母老师同伴等寻求支持和帮助来摆脱消极情绪,小学生主要依靠照料者提供的支持性情绪调节。一项关学龄前的访谈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幼儿认为,对于悲伤寻求支持是最好的情绪调节对象是寻求成人帮助作为情绪调节的主要解决办法,在不同年龄段,幼儿也会选择采用社会支持策略,但随着年龄的不同,他们寻求的支持者会存在差异,二年级小学生认为寻求他人理解和支持的主要对象是父母,而五年级小学生的主要支持对象变成了同伴说明同伴在儿童心目中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

2、自我调节方式

幼儿在早期,吸吮手指之类的身体自慰行为是他们主要的情绪调节方式,他们通过身体运动来减轻情绪压力和安慰自己,如一些小学生在害羞、焦虑、恐惧的时候会采用咬指头、吃零食等自我安慰的调节策略来舒缓情绪。

3、逃避调节方式

一些小学生害怕打针,一看见穿白大褂的就会哭叫或者躲避;有严重焦虑症的小学生拒绝上学,把自己隐藏起来或者产生头痛发烧等心因性疾病而逃避上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生认为对于创伤感,远离创伤源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小学生由于能力的局限,对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境,常采用远离或者回避的策略。

4、转移策略

幼儿在要求暂时得不到满足、面临恐惧等消极情境时,他们会通过主动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玩玩具唱歌等。这被称为替代活动。替代活动是幼儿最主要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发展相关,替代活动也是幼儿常用的有效应对策略。主要是由于比起那些单纯地通过发泄或回避的方式来消极地应付挫折情境,替代活动可以更有效地转移他们对刺激的注意,减少消极情绪。

总之,对待幼儿时应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幼儿的需求,创设温馨和谐的交往氛围,提供幼儿身体上的呵护和心理上的支持,使幼儿的消极情绪及时得到排解,以利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01).

[2]张林,李玉婵.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孟群,静进.儿童气质特征对亲子依恋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01).

[4]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02).

[5]马伟娜,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1).

[6]王红艳,王冰.儿童依恋的研究及其新进展[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4).

[7]李敏.婴儿依恋的研究方法综述[J].文教资料,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