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血管病康复临床观察
王康东陈建强吴寿清(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湛江524013)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041-01
【关键词】老年脑血管病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疗法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近来不断递增,患者经过急性期积极治疗后转危为安,但多数病人仍留有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言语不利,精神、智能异常等后遗症,笔者自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心理疗法治疗该病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康复方法阐述如下:
1康复期一般冶疗
1.1因人而宜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休息制度和符合本人条件的康复计划,这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临床实践表明,病人能切实按计划行事,对脑血管病恢复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2心理治疗在心理疗法过程中要“视人犹己”。对病人似亲人,要和蔼可亲,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克服急躁情绪,抵制心理脆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树立康复的信心,多听音乐,多读书,多参加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活动。
1.3合理膳食科学的饮食不仅有利于防止动脉血管进一步硬化,还可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合理的膳食,即低脂、高蛋白、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1.4消除危害因素戒烟戒酒,减少食盐摄入量,定期检查,积极冶疗并发症。
1.5功能锻炼及时做功能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可防止加重肌肉的萎缩,肌力0—1级者采用被动运动;肌力2—3级者被动加主动;肌力3—4级者可进行下地站立、慢走等运动,以尽早恢复。
2药物治疗
2.1西药治疗
2.1.1扩张血管药此类药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管流量,改善脑血管循环障碍等作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2.1.2改善代谢药此类药物具有增加脑血管流量,改善脑内缺血部位血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糖转运,改善脑内能量代谢等作用,对脑血管后遗症所引起的智能异常障碍有一定疗效。
2.2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常见类型有:(1)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型,治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方用补阳还伍汤加减,方药组成:黄芪60g,当归尾12g,赤芍15g,地龙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兼上肢麻木者,加南星、半夏、茯苓以理气燥湿而袪风痰;兼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兼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蚕、葛根、白芷等祛风化痰。上肢偏瘫者加桑枝、桂枝等以通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续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若偏瘫日久,虽加重活血药而疗效不显者,可加水蛭、蜈蚣等虫类药以增强破瘀通络之作用。(2)肝阳上亢,
治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方药组成:淮牛膝30g,代赭石30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生龟板20g(先煎),生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5g,甘草6g,生牡蛎30g(先煎),川楝子12g,生麦芽15g,青蒿10g;阴虚者加生地、杞子、桑寄生以滋补肝肾。头晕目眩者加石决明、勾藤、菊花以平肝潜阳。瘀血甚者加桃仁、红花、丹参等以活血通络。(3)肾虚精亏者,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地黄饮子加减,方药组成:干地黄15g,巴戟12g,生茱萸10g,石斛12g,肉苁蓉12g,制附子6g,五味子9g,肉桂3g,白茯苓15g,麦冬15g,石菖蒲10g,远志10g;若见骨折烦热者加桑枝12g,地骨皮15g,鳖甲30g以退虚热;偏肾阳虚而见腰膝冷感者,加淫羊藿12g,仙茅10g以温化肾阳;兼有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以补气;若纯属阴虚,痰火盛者去湿燥的附子、肉桂加浙贝母、胆南星、天竺黄以清化热痰。
3针灸治疗
现代研究证明,针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液循环,因此对脑血栓病人针灸在急性期过后即可进行,对脑出血病人宜在一个月后较好。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少阳经穴,久病用补法,久病针刺双侧,穴位如内关、人中、三阴交、委中、风池等。(1)半身不遂者,上肢穴取肩井、曲池、外关、合各、内关、十宣。下肢穴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2)口眼歪斜者: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昆仑、人中、太阳、风池。
4治疗效果
4.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基本自理,语言恢复;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明显好转,肌力提高1~3级,语言恢复,生活能力部分恢复;有效:肌力提高1级,语言明显好转;无效:肌力提高不到1级,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4.2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3%。
5讨论
老年脑血管病康复的病人要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心理治疗的方法,首先要给病人思想上树立信心,后以中医辨证施治,巩固提高疗效,结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不失时机,治疗越及时、越早疗效就越好,后遗症就越少,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肖寒.中医药在中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2期: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