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唐仔俊

社会在发展,民族在创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配合时代,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而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区域,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功能。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要有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造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在学生参与下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探索式教学:采用“发现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营造宽松愉悦的班级氛围。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先克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想象的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善于观察,思维敏捷,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观念,追根究底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使“创造”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关键,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有创造活动,虽然许多发现和发明具有偶然}生,但不可否认这种偶然性之中也具有必然性。数学家阿达玛曾说,“事实上,显然没有一项重要的发现或发明能在没有探索的愿望下产生。”有人曾问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回答说“我就是不断地想,想,想”。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会创造,在于善于吸收过去文献的精华,能够通过消化创造出前人所没有的东西。即使对于完全相同的东西,如果你能注意到别人迄今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或者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看法,那么说创造已经在你心中进行了。而富有创造力的人,首先他们有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把自己看作一个有能力且能在世界上起积极作用的人。

3.注意培养观察力。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观察是信息思维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那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祭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判断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地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4.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思维。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根据教材潜能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5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6.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上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