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的课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于点滴之处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受到了实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的普遍欢迎。具体来说,新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方面
1.新教材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对过去旧教材的扬弃中,一改过去“难、繁、偏、旧”的问题,所选内容典型、实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难度适宜,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
2.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才得出的,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可以说新教材在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4.新教材特别重视与其他学科的协调与整合,特别是正确的哲学观点和人文科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例如: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和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介绍、P75页的“信息窗”对牛顿生平的介绍等。这一切对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至为重要。
5.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大胆探索,具有强烈的互动特质,设置了如“实验探究”“探究点拨”“讨论与交流”“请提问”“实践活动”“信息窗”等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现了教材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思想文化内涵方面
1.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特别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为学生今后的自然科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新教材各章节都辟出一定的篇幅对中外古今的物理学家、科技成果做了适时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编制排版方面
1.新教材非常“美”----采用了16开铜版纸印刷,彩图鲜明,文笔生动,印刷清晰,装帧精美,引人入胜。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新教材通俗易懂,读起来更像是散文。
2.新教材在编排、表述与学习情境、活动设计上都注意到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新教材所有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本着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和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假设、推理能力和发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后,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四个多月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新教材的部分章节编排与学生其他必要相关知识的储备脱节,学生不能正确学会使用数学等基础学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认识,由于数学教学的滞后,本该教育学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学科联系意识,不能收到扎实的成效。如果将本章移至初二下学期,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相对来说,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较少,基础题作业不足。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明显缺乏适应性,不能准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核。这样是否会影响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建议在这方面能否加强一些。
3.新教材作业中社会调查及课外实践比重过大、要求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层次?例如:教材P40页第二题要求学生调查社区的噪声污染属于国家噪声标准的哪个等级;P62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独立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并且研究凸透的全部成像特点。
4.当前各学校的师生普遍感到与新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建议新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将教材中选用的图片等素材制成光盘,配套发行。
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为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终究瑕不掩瑜。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尝试。应该说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实验,又是一种大胆的探索,这对素质教育的深入、课改理念的推广有着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