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莉张彩虹丘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30021)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鼻饲;误吸;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68-02
重症脑卒中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等原因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鼻饲是解决重症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的主要营养方式。然而,食物反流误吸是鼻饲最严重和致命的并发症,引起吸入性肺炎。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75例重症脑卒中鼻饲患者,我们针对鼻饲误吸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75例患者,男48例,女27例,年龄51~83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61例;GCS评分:3~5分25例,6~8分50例。鼻饲营养液由本院营养师配制。
2.护理干预
2.1护理评估
插胃管前,首先对患者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有无痰、义齿)、意识、GCS评分、吞咽反射、胃肠道功能、胃内反流量及性质、是否使用呼吸机、有无禁忌证等作充分的评估。2.2胃管型号的选择管径粗的胃管对食管下段括约肌扩张作用大,增加反流的机会,易致误吸。给患者插管时选择14F硅胶胃管,会降低营养液的流速及滴速,降低患者误吸的发生率。
2.3增加留胃置管的深度
通常在发病24h后留置胃管[1]。脑卒中患者由于胃贲门处于半开放状态,一次性14F硅胶胃管,前端共有3个侧孔,第3个侧孔距前端约8cm,若按传统插胃管深度,使胃管侧孔开口位于贲门以上食道内,注入的食物容易反流。为防止食物反流,在传统插胃管深度45~55cm基础上再插入8~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即胃管插入长度为发际至剑突再加最末侧孔距前端长度,一般约55~65cm为宜。因此,解决了①减少胃内食物返流、误吸的护理问题。②脑卒中患者由鼻饲管注入有刺激性药物引起上腹部烧灼痛而致患者不能按时服药的护理问题。
2.4体位的护理
体位不当是诱发误吸的危险因素之一。董春辉等[2]调查研究发现,床头<30°比床头≥30°~35°发生呛咳明显升高。因此,在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鼻饲中及鼻饲后1h内保持患者体位的相对稳定,避免翻身、吸痰、拍背等操作,这对预防鼻饲误吸至关重要。若患者发生误吸,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注食,将患者右侧卧位,头部稍低,迅速吸出气道内容物,并抽吸胃液,必要时使用纤维镜清除误吸物。
2.5监测胃内残余量
评估患者的胃肠功能,监测胃内残余量可降低误吸的风险,每4h回抽胃液判断胃内残余量,当胃内残余量≥150ml时,延长两餐间隔时间或暂停鼻饲,以防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3]。必要时给予胃动力药,促进胃排空,减少胃潴留。
2.6营养液注入的方式及温度
每次鼻饲前回抽胃内容物,根据胃内残余量的监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营养液的注入。注入速度宜慢,200ml营养液需20~30min内完成。采取缓慢、匀速注入方式能够有效地预防反流及误吸的发生。鼻饲液温度以38℃~40℃为宜。通过加热达到使营养液恒温,可有效地防止误吸的发生。
2.7提高患者家属的鼻饲护理知识
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是神经内科健康教育及医疗延续的重要部分。由于病种的特殊性,住院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康复度过。出院前,责任护士动态评价家属对鼻饲知识的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提高家属鼻饲护理的理论和实际能力。指导患者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如伸舌、吹气、憋气动作的训练,提高咽下反射的灵活性,有利于防止误吸的发生。对于带胃管出院患者,指导鼻饲液新鲜配置,调整好鼻饲液温度,少量多餐,每次鼻饲≤200ml,间隔>2h,鼻饲前回抽胃液,调整好体位,喂食过程中注意观察面色,防止窒息。鼻饲后保持半坐位或坐位30~60min,不宜翻身、吸痰等操作,确保患者回归社区后的管饲安全。
3.结果
经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误吸并发症。
4.体会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因此,针对鼻饲误吸最严重和致命的并发症,制定防范措施,应急预案,采用制定出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鼻饲患者护理,可有效防止鼻饲误吸的发生,这对提高重症脑卒中鼻饲喂养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峰.重症脑卒中鼻饲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3,18(9):690.
[2]董春辉,马兰军,张建华.卧床高龄鼻饲患者进餐体位与吸入性肺炎关系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2.
[3]赵晋瑞,刘成像.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护理研究,2008,22(6):1466-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