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400054)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如何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对93例烧伤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6例患者效果良好,满意度为92.5%,7例患者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结论:烧伤科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固然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针对患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护理,护理风险可以降至最低。
【关键词】烧伤科护理风险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315-02
烧伤多发于意外,其病因较为复杂,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忍受较大的身心痛苦,且患者烧伤后常伴有其他疾病。目前医疗水平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尤其对于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就护理而言,烧伤专业护理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集烧伤预防、临床护理、伤口护理、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于一体,对护士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故此,彻底了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专业人性化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尤其显得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93例患者均为本院烧伤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其中男61例,女32。轻度53例,中度31例,重度9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46.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措施并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护理服务,具体做法是:首先按照一般烧伤的救治原则,及时进行清创、保护受损创面,补充液体,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解决低血容量导致的休克,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修复创面,对深度创面进行自体或异体皮移植等。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协助功能性锻炼、减少瘢痕增生、色素的沉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健康教育和出院后随访[1]。
2.结果
86例患者收到了良好效果,满意度达92.5%,其余7例患者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效果欠佳。
3.讨论
3.1护理风险因素
3.1.1部位风险烧伤的部位往往是不确定的,大体上有头面部、颈胸部、背部和臀部。不同的部位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比如头面部、颈胸部,皮下组织比较松软,烧伤后易于肿胀,可能导致气管压迫,引发窒息[2]。背部和臀部烧伤无法仰卧,只能采取俯卧姿势,体位性水肿往往易于导致患者窒息。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呼吸道组织坏死或粘膜脱落也有发生窒息的可能。下肢烧伤导致患者短期内不能下床活动,易发生便秘、深静脉血栓等。
3.1.2感染风险皮肤烧伤后,患者正常的皮肤防御性能就会遭到破坏,创面渗出的大量血浆样物质就成了细菌生长的温床,而且烧伤创面大都属于污染创面,细菌浸入患者肌体易于造成感染。尤其是重度烧伤患者,肌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力大幅下降,外加卧床时间长,创面长期受压,营养缺失,更容易引发感染。各项护理操作中如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卫生,也会大大增加患者创面感染的机会。
3.1.3精神风险烧伤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决定了患者很难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事故一旦发生,患者往往会存在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恐惧、惊慌、焦虑、担心、抑郁等等。
再有,有的患者因烧伤而改变了容颜,有的患者则因烧伤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自立的能力,导致患者丧失了自信和重回社会的勇气,甚至有的患者想到自杀。所以对后期护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3.2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3.2.1基础护理所有患者入院后,要及时处理创面情况(入院时已发生休克者可待休克纠正后再处理),避免周围的毛发与创面渗出物黏连;不同部位的烧伤要针对性的处理,比如眼部烧伤的患者,使用金霉素眼膏擦涂伤眼,将无菌油纱布盖在双眼上,可避免角膜干燥或是溃疡的形成;对于四肢烧伤的患者,要及时保持创面的洁净干燥,将关节置于功能位,早期教会患者被动活动,防止黏连等[3]。
3.2.2创面护理创面一旦感染,就会对患者的创面恢复产生直接影响,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全身感染。所以,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清洁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处理。为避免创面受压,应定时更换患者的体位,以患者感觉舒服为宜。如果遇到气管切开,应及时给予气管切开护理。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如遇包扎患者感觉疼痛或体温升高,须及时打开检查并对创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4]。
3.2.3患者环境处理保持病房温度18~22℃,湿度50~60%,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和换气,病房配空气净化器。及时更换污染的被褥和枕头等用品。医护人员务必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创面情况。各项护理操作后,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2.4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要主动热情,给患者以信赖感和安全感,并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对出院后的生活进行规划,使其早日重返社会。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不应有的意外[5]。
3.2.5康复护理医护人员应指导、协助康复期的患者进行身体功能锻炼,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必要时可借助患者家属的力量给予帮助。教会患者对新生皮肤的保护和自我护理方法(如:皮肤的清洁、色沉的防治等),尽可能减少受伤前后皮肤的差异。嘱患者在出院后一周、一月、三月、半年、一年随访,以便医务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平.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烧伤创伤杂志,2010,22(3):231-232.
[2]黄菊花,鲁正鲜,贾俊,罗丽.头面部烧伤病人689例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3]秦丽红,李晶.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357-358.
[4]张莎.烧伤外科护理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探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3):247-248.
[5]沈忠萍.烧伤患者97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