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外二科河南洛阳471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治疗组15例患者应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头侧椎体前上缘到尾侧椎体前下缘之间的距离、Cobb角恢复、骨折前移复位程度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能够巩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的稳定性,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且可以长期维持矫正的效果。
【关键词】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胸腰椎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18-02
前路内固定技术、脊柱后路椎弓系统的进步发展,带动了短节段内固定技术的发展[1],现已经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重要手段。以往试验报导中,大部分对单椎体骨折的治疗,采用四钉内固定系统(即为双平面固定),以便撑开骨折椎体,实现高度复位的目的。对于三平面固定技术,即骨折椎体垂直应力螺钉的研究报导较少。现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比论证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的内固定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每组平均15例患者。治疗组:5例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30~71岁,平均年龄(46.72±6.16)岁。对照组:6例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32~70岁,平均年龄(45.59±5.88)岁。应用负荷分配分类法对全部患者的骨折进行评分,均小于7分,符合单纯后路内固定的临床指征,并经X线片正侧位、椎弓根连续性CT平扫检查。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不存在差异性,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临床可比性比较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治疗。应用双平面固定患者骨折椎的尾侧、头侧的各一椎体。
治疗组:15例患者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全麻处理后,以俯卧位为术位,对胸腰段后凸顶点进行消毒,用手掌慢慢向腹侧加压,实施体外复位。术中,头侧正常椎进钉,注意椎弓螺钉略偏头侧,让螺钉紧挨着椎弓根上壁进入椎体,同时与上终板平行。对于受累椎,应结合骨折情况选择适当的短钉,选略偏向尾侧作为入钉点,椎弓根螺钉并未经过骨折线。尾侧正常椎的入钉点略偏向尾侧,紧挨着椎弓根下壁,使钉头略偏向头侧,以便使其靠近上终板。在正常椎体上打入的4枚椎弓钉,可选择与连杆保持直角连接的非万向钉,让连杆向前凸,利于钉杆连接时加大向腹侧的垂直应力。在连杆连接过程中,先拧紧尾侧正常椎、受累椎的连杆与椎弓根螺钉的连接,让这两个椎体的椎弓根形成固定关系。然后,对中间螺钉进行下压,同时提拉头侧正常椎的椎弓根螺钉与连杆进行连接,由于腹侧垂直应力对中间骨折椎体产生前向挤压的力,因此后凸得以矫正,椎体前柱的高度获得修复。以内连杆与螺钉之间呈垂直连接,能够让骨折椎与头侧正常椎之间呈扇形撑开,有效恢复椎体、骨折椎前以及中柱高度的形状。
1.3指标观察
根据Meschan脊柱不稳定的X线片测量法对两组患者胸腰椎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通过DICOM图像处理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侧位X线片予以测量[2]。记录好头侧椎体后下缘到尾侧椎体后上缘之间的距离、Cobb角、骨折前移复位程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应用方差±表示,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x2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头侧椎体前上缘到尾侧椎体前下缘之间的距离、Cobb角恢复、骨折前移复位程度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中[3],传统治疗只对骨折椎上、椎下正常椎进行双平面固定,在撑开过程中,骨折椎高度恢复效果不良,并且椎间盘高度有所增加,形成平行四边形效应,侧向稳定性较差,还可能需要加用横向连接辅助固定。悬挂效应,也就是上椎体、下椎体前缘的距离呈减小趋势,中间骨折椎向后移,进而很容易出现节段性后凸的生物力学效应。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固定,具有良好的三点固定作用,还能避免悬挂效应。在内力方面,应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与传统方法相比,降低了内力作用。因为内力减小,降低了螺钉受到的应力。在位移方面,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与传统方法相比,位移较小。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腹侧适当的压力,能够避免骨折发生后凸应力,有助于术后保持固定椎体的生理曲度,避免螺钉松动。同时,对骨折脱位的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可促进脱位的复位。通过本次试验对比论证结果可知,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能够巩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的稳定性,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且可以长期维持矫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超,吴瑞智,尹振宇.骨折椎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1,22(10):7-8.
[2]王江渝,杨桂娇.骨折椎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1,37(1):12-13.
[3]陆爱清,施建东.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2014,33(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