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位当代医家对治疗ITP用药规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3

74位当代医家对治疗ITP用药规律探讨

苏懿1李达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当代医家在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有关74位血液病专家有效治疗ITP的中医药方药,用EXCEL2013软件录入单味药,建立数据库。结果74位医家139首方剂中,共使用188种药物1486频次,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有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其中辨证为热盛迫血型治疗方38首,使用频次在19次以上的主要有生地、丹皮、水牛角和芍药。辨证为气不摄血型治疗方54首,使用频次在27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甘草和白术。辨证为阴虚火旺型治疗方36首,使用频次在18次以上的主要有生地、甘草和女贞子。讨论通过分析,可发现中医药治疗ITP以治血、治气、治火为基本法则,按照药物的出现频率高低,初步认为,临床治疗ITP的一般用药为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五味药。ITP从用药归经规律分析,应从肝脾论治,方可奏效。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用药规律辨证分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可分为急性型(AITP)和慢性(CITP)两种,在疾病的早期很难鉴别,所以本文章对各医家治疗ITP的中医用药将不按西医分型讨论。本病属中医学“血证”、“发斑”、“衄血”、“葡萄疫”和“虚劳”等范畴。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可归纳为气、火、瘀,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1]。临床上各血液病专家治疗本病的方剂中其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从这些医家的经验中总结治疗ITP的一般用药规律,可以给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依据,为以后ITP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资料和方法

1.1数据来源运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V6.32,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治疗经验为题名或关键词,检索1995年~2016年有关对ITP中医药治疗经验的论文共98篇,共24位医家的治疗经验[3]~[28];通过血液病和血证著作,搜索得50位医家的治疗经验[1]~[2]。

1,2数据处理摘录收集医家经验的方剂共139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13,建立数据库。本文为研究用药规律,其中药名的不同不在研究范围内,故对中药命名、分类、功效和主要性味根据凌一揆主编的《中药学》(第5版教材)进行统一归纳,再对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进行量化处理。

2.数据统计和结果

2.1用药频率统计分析所收集的139首治疗ITP的中药复方共用药188味,使用药物频次共1486次。各种药物的相对使用频率(%)为该药物的使用次数除以所有医家的复方数(即139首)(见表1)。按照医家治疗经验,把ITP中医辨证分型统一为热盛迫血、气不摄血和阴虚火旺3型(其中肝脾肾虚型按照脏腑的气血、阴阳分别归类到气不摄血和阴虚火旺型中),再按各证型进行药物频次和频率统计。各证型中各种药物的相对使用频率(%)为该药物的使用次数除以该证型医家应用复方数(即热盛迫血型38首,气不摄血型54首,阴虚火旺型36首)(见表2、3、4)。

表1列出了相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前32味中药,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主要有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在32味药中有7味补气药,6味清热药,5味止血药和5味补血药。

表2列出了热盛迫血型相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前14味中药,在38位医家治疗热盛迫血型ITP的38首方剂中使用频次在19次以上的主要有生地、丹皮、水牛角,其中以清热凉血药为主。

表3列出了气不摄血型相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前19味中药,在54位医家治疗热盛迫血型ITP的54首方剂中使用频次在27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甘草、白术,其中以补气药为主。

表4列出了阴虚火旺型相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前15味中药,在36位医家治疗热盛迫血型ITP的36首方剂中使用频次在18次以上的主要有生地、甘草、女贞子,其中以治血药为主。

3.讨论

3.1一般用药通过分析74位医家的用药规律,可发现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治血、治气、治火为基本法则,同时配合应用滋阴潜阳、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多种治法和药物。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马明、顾振东、潘澄濂、吴翰香、张廷栋、李英林、周霭祥、吕少英、肖佐桃、薛芳芳、钟志明、唐由君认为是气伤或火盛,陶淑春认为是瘀血阻络,即大多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于“气、火、瘀”,与上述分析大致相同[1]。通过总结,按照药物的出现频率高低,初步认为,临床治疗ITP的一般用药为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五味药。按照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西医学中急性型ITP以实证、热证为主,可归属为中医辨证中的热盛迫血型,结合本文统计所得,其一般用药为生地、丹皮和水牛角三味药;慢性型ITP以虚证为主,可归属为气不摄血和阴虚火旺两型,其一般用药总结为黄芪、当归、甘草、白术、生地和女贞子六味药。

3.2用药归经甘草、黄芪和白术入脾经,生地、丹皮、水牛角、当归和女贞子者入肝经。陈寿春认为本病以脾虚为主,治以补益为大法,用补气摄血之归脾汤加减,主张应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有选择地用药。赵荣俊喜用清肝泻火法、清化郁火法、清金制木法和疏肝活血法莱辨治ITP[1]。故ITP无论从辨病治疗用药还是辨证治疗用药规律分析,都应从肝脾论治,方可奏效。

3.3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由于甘草中的甘草酸在结构上与糖皮质激素相似,在体内可延缓皮质激素的代谢,故作为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目前已用于包括皮炎、药疹、结缔组织病以及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银屑病等[29]。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作用[30]以及升高血小板的功能。生地和当归具有升血小板和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1]。所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ITP方面,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这五味高频用药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综上所述,在现代医学对ITP的发病机理得到完全合理解释之前,在现有的针对ITP综合治疗方案里面,中医药介入后的成效是明显的,但需要我们去探讨,寻找一定的规律,也即本文用意。

[参考文献]:

[1]梁冰.血液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79-332,403-416

[2]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28-30,49-50,54-55,73-75,90-91,107-108,194,198-199,207-208,214-215,258-260

[3]周全良.陈学达运用柴平生血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18(3):219-220

[4]曾英坚,于天启,陈志雄.陈志雄教授运用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0:87

[5]张平中,于天启.陈志雄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介绍,新中医,2014;36(9):18-19

[6]田翠时,戴锡孟,于志峰.戴锡孟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16;33(7):784-785

[7]胡晓梅.邓成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山西中医,2015;16(3):6-7

[8]张冬冬.傅汝林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23(3):183

[9]吴晓勇.傅汝林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拾萃,辽宁中医杂志,2013;35(11):1634-1635

[10]许毅.黄振翘教授调补泻火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介绍,新中医,2015;37(9):12-13

[11]刘世研.蒋文明教授运用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拾萃.中医药导报,2015;11(12):8-9

[12]杨琳.蒋文明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湖南中医杂志,2017;23(2):36-38

[13]吴顺杰,梁冰,李达.梁冰老中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8(1):2270-2271

[14]王辛秋,王君.梁贻俊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介绍,中医中药,2016;6(14):102-103

[15]陈学英.刘普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21(9):557

[16]吴学苏,朱翔,高曌.刘永年治疗老年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10(12):69-70

[17]王芳,梁曦,张翠玲.裴正学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甘肃医药,2014;29(1):60-61

[18]尹艳.孙伟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中医药信息,2015;22(2):55-56

[19]党辉.王祥麟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河南中医,2006;26(6):15-16

[20]杨雪,杨玉涛.王祥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光明中医,2013;25(1):10-11

[21]何煜舟,徐璎.徐志瑛辨治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浙江中医杂志,2017;44(11):783

[22]冯晓燕.严鲁萍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28(1):13-14

[23]孟牛安,杜海华,赵丹,等.杨之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国医论坛,2016;21(5):5

[24]田胜利.姚乃中运用温肾填精、凉血活血法洽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41(6):12-13

[25]朱文伟,徐俊卿.周永明论治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江苏中医药,2013;23(7):11-12

[26]常名空,侯德健.郭子光教授发挥肝主疏泄学说治疗血小板疾病,四川中医,2017;25(12):3-4

[27]陈新瑜.罗本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中国中医急症2016.15(10)

[28]古学奎,李文唏,胡莉文.丘和明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介绍,新中医,2015;37(10):1121-1122

[29]许秋霞,邹敏.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21(7):450-451

[30]韩燕.中药黄芪的研究概况,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18(6):86-88

[31]苏冬青.李达教授治疗紫癜的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