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国忠

内蒙古察哈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028000

摘要: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煤炭使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电应用政策体系,并将风电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风电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逐渐成熟。近10年来,沿海各省都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绿色新发展理念,逐步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清洁能源产业转型,我国风电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笔者从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和国内政策环境入手,结合目前发展风电的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分析风电发展滞后原因,并对今后发展风电的政策及发展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分行垫产业;发展现状;前景

1国内发展风电的现状

2016年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推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的风电建设,积极推动上海市、海南省、天津市、河北省的风电建设,探索性推进山东省、辽宁省、壮族自治区的风电建设。目前,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北省已编制了风电发展规划并开展了风电项目建设。2018年,江苏省风电建设项目7个,装机容量211万千瓦;广东省风电建设项目5个,装机容量150万千瓦;福建省风电建设项目6个,装机容量162万千瓦;辽宁省风电建设项目2个,装机容量60万千瓦;河北省风电建设项目1个,装机容量30万千瓦;浙江省风电建设项目1个,装机容量25.2万千瓦。从以上各省的装机容量可看出,江苏省风电发展规模最大,广东省、福建省为后起之秀,河北省、浙江省还处于起步阶段。

2风电场建设发展问题及对策

2.1设备及数据问题

现阶段风电场对各设备状态的监测与感知、控制优化、设备故障预警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

(1)风电场对各设备状态监测存在盲区,目前风电场仅能监测风机部分设备以及升压站的部分运行状态。由于风机简配以及投资成本等原因,部分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一直未得到有效监测,如叶片、变桨轴承、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偏航减速器、通信滑环以及发电机绝缘状态等,这导致风电场无法实时获取各关键设备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而导致风电场评价设备状态用数据信息的不完整。

(2)风机大部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风电技术飞速发展,风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新机型、新设备不断出现,导致在新设备研制过程无历史运行数据可参考,加之缺乏必要的试验手段,增加了新设备出现各类故障的概率。此外,对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诊断多采用人工方式,化水平较低,无法精确判断设备的状态,不能满足智慧风电场建设的要求。

(3)风电场普遍存在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困难。智慧风电场需要对庞大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采集、存储、挖掘和分析,却遇到了数据格式不规范、数据编码不统一、数据不完整、设备状态分类数据不完备、能获取的设备状态数据少、数据采集成本高等问题。风电场应统一各风机数据通信接口、数据格式、数据编码,以满足直采风机数据的条件,降低风电场数据采集成本及数据处理难度,以便全面、自主地获取智慧风电场建设所需数据。此外,风电场应配置通用一体化集控系统,从而降低维护费用,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智慧运维水平。

2.2技术问题

目前,与智慧风电场建设相关的技术如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风力机控制技术、精准风功率预测技术等发展迅速,但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很多技术还不足以支撑智慧风电场的建设与发展。

(1)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还不完备,现有技术对于一些设备的状态还无法有效监测,如变桨系统后备电源、通信滑环以及发电机绝缘状态等。设备故障诊断及预警结果准确度不高,诊断算法不够成熟,在设备故障数据分析与诊断方面多采用人工方式,绝大多数设备故障的诊断及预警仍未实现自动化与化,不能满足智慧风电场建设的需要。

(2)决策算法及技术不能满足智慧风电场建设的需要。由于信息不完备、数据不完整以及数据多样性,现有决策模型建立过程中很难对风电场各设备的状态数据、故障数据、运行及维护数据、备品备件及人员信息数据等各类数据统一建模,导致决策结果不准确。此外,数据缺失将导致模型训练效率低、预测准确度无法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决策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决策模型研究及建立过程中获取完整数据信息是关键,将各类信息进行统一建模是基础。

2.3网络安全问题

智慧风电场信息分析系统在三区,各类数据信息经分析后结果不能直接反馈到一、二区,也就无法直接控制相关设备,目前只能以运维建议的形式推送给风电场相关人员,即使信息分析系统发现某设备存在严重故障需立刻停机,信息分析系统也无法直接控制风机停机或进行必要的调整。为解决该问题,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一、二区与三区间应允许存在一定量紧急信息的交互,风机控制系统可根据信息分析系统的反馈结果对风机进行相应控制。为提高相关控制的可执行性,可仅对风机安全有重大影响的状态进行控制操作。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2.4人员及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风电场普遍采用“运维合一、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管理模式,风电场配备人员较少,很多还延续着过去简单的运行管理体制,导致风电场缺乏有经验的运行和检修技术人员,优化机组运行能力不足。为此,各风电场应规范运维信息的记录、保存工作,尤其是各设备离线检测数据、日常排故数据等信息的整理及保存工作,并尽早完成对各类离线数据的数字化归档工作,为智慧风电场建设积累数据资料。

3发展风电的建议与前景

目前,我国风电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条件,随着风电技术创新,造价成本下降,投资回报率也持续上升,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深远海研究技术探索,未来风电必定会向深远海发展,通过借鉴其他地区风电的发展经验,笔者对今后风电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政策支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风电发展规划。建议对海洋功能区划进行修编,开展沿海风资源情况调查,根据风能资源情况设置风电开发项目兼容区,并与海事、国土、军事等部门协调,多方征求意见编制风电规划,建立符合风电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3.2产业结合

探索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风电的桩基可为海洋牧场提供固泊支撑,将风电底座“鱼礁化”,可利用风电场占用的海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利用风电与海洋牧场共同开发建设的模式解决风电与养殖用海的空间冲突和利益相关的矛盾,提高风电与养殖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3.3培育市场

提前开展风电产业链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龙头企业,将风电设计、勘测服务、风电科研、装备制造、配套零部件制造、销售、风电运维等相关企业落户钦州、防城港、北海产业园,培育风电产业链相关市场,加速风电产业发展。

3.4提前谋划,发展深远风电产业

目前我国正在对开展风电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可根据风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规划风电场,有效开发深海空间资源;还可根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风电场开发时序,探索建立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企业应解决当下存在现状问题,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把握全球风电产业发展大势和国际市场深度合作的窗口期,有序推进我国风电产业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张海超,白雪峰,等.大型风电场测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探讨[J].分布式能源,2017(4):43-49.

[2]李博文,张靖.风电场风速及风功率预测研究综述[J].电力大数据,2017(5):9-12.

[3]姚建国,杨胜春,王珂,等.智能电网“源—网—荷”互动运行控制概念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1):1-6.

[4]张志宏,施永吉,黄建平,等.深远海域风电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J].太阳能,2018(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