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王庆华

王庆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文法学院广东珠海519085)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育模式,给高等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独立学院有它自己的特点,必须从其实际出发,本文主要就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问题进行一下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其后逐步为大家所认识。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隐蔽的、潜藏的、间接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被教育者,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之所以提倡隐性教育,是因为它有如下特点:

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

心理学家活切尔和布雷姆做过一项政治宣传实验[1]:把被试者分为高控制组和低控制组,阅读同一篇宣传材料。高控制组被试者所阅读的材料中插入一些带明显控制意图的语句,诸如“除此之外皆不可信”等。结果高控制组中50人接受了宣传材料的观点,20人态度没有改变,40人的态度向相反方面变化。而低控制组中67人接受了宣传的观点,18人态度无变化,态度向相反方向变化的人只占15。实验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或对抗心理。隐性教育虽带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但其目的并没有公开,不让或避免让被教育者知道其目的,可消除被教育者的抵触情绪,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教育方式的隐蔽性。

它不是象显性教育那样通过执白、露骨的灌输来达到效果。而是通过隐蔽、曲折的手法,使得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和无意识中受到了感染、接受教育;教育者本身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些行为,如仪表、言行等也会成为不自觉的教育方式。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波兰尼提出缄默知识理论,认为知识不仅包括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等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那些个体自己意识不到,或者只能模糊地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形式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缄默知识[2]。

3、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隐蔽性。

显性教育下,受教育者能意识到自己接受教育的被动地位或教育目的,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产生抵触情绪。而隐性教育则是被教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很“乐意”和“自觉”地享受到教育成果。这是个体接受外界教育的另一种学习能力: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3]人类的这种内隐学习能力决定了受教育者能在隐蔽状态下达到某种教育效果。

4、隐性教育结果的隐蔽性。

显性教育往往通过学生成绩来体现,以表现教育的成果,受教育者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采用强制或突击等形式来取得考试的成绩。而隐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教育和行为规范,而非技能教育,这就决定了隐性教育的结果的持续性和不可预测性,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体现,不是简单的测评所能达到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1、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和行为实际状况的需要。

独立学院招生录取属于本科三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基础差、自控能力弱、对来来没有规划等,很多学生本身就失去了精英意识,这是大众化教育的必然产物。使得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单纯显性教育更是不切合实际。但他们也有自身的优点,思维比较活跃、创新意识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个性特长明显等,这决定了他们希望和擅于采取新颖的教育方式学习。

2、独立学院学校体制的客观要求。

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如办学思路不明、管理制度不全、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更多的追求效益,且处在办学的初级阶段,更容易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或照抄照搬母体的模式,使用相同大纲、教材、甚至教学人员,不能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不管学校重视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隐性因素都在时刻运作着,关系着独立学院长期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影响。

3、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们现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各种思想情绪弥漫其间,正如《大学生》杂志的一段话:“在这个时代,他们没有自己的形象,没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声音,他们被淹没被消解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的滚滚红尘中,在金钱在物欲中他们目标明确,在社会上他们又内心焦躁空虚双眼迷茫空洞,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他们在这样的环境和状态下,单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很大的瓶颈,甚至被他们所抵制,因此更应该强调隐性教育的作用。

另外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据有关抽样调查显示[4],父母是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占31.3%,是城市企业员工的占35%,是农民的仅占2.2%。独立学院学生的父母学历总体上高于普通学院学生父母学历,更倾向于采用沟通交流、疏通引导等科学柔性方式。这样的家庭环境,决定了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倾向于柔性的隐性教育,而非单纯的传统显性教育。

三、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的开发和实施

1、学校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提高认识,加强整体战略考虑。独立学院要从总体上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理解程度,特别是学校董事会要将其放在关乎学校存亡的高度,并放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之中。抓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显性教育的基础上,营造整个教育大氛围,不仅要抓好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也要使所有教职员工,包括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清洁工人等等。这些貌似与直接教学没有关系的人,实际对学生的隐性影响是很大的。

(2)紧抓校园环境建设。好学生是大学熏出来的,校园环境建设包括物质环境、学习氛围、网络环境、管理环境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美国学者N?V黑涅勒(1970)认为,校园生活与课堂教学共同组成了大学生活的主体,而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应采取措施,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独立学院起步晚,除了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进步比较快,但在管理模式和学风校风等各方面建设上与公立学校还有很大差距。古人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2、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1)教师师德建设。“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榜样教育完全可以通过无意识来进行,因而它是教育中最早的,而且也许是最有效的形式。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结构上呈老少结合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经验和水平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教师的管理也存在疏忽等等。三本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更容易对环境求全责备,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师更要加强自身道德和形象建设。

(2)教学艺术运用。显性教育中隐性教育教学艺术的运用,是显性和隐性教育最直接、最有力、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结合。保加利亚教育家乔治?洛扎诺夫在他的暗示教学理论中,非常重视愉快(而不是紧张)的原则,即教学中的气氛使学生感到自然、愉快、轻松,而没有任何一种外来的精神压力。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学习底子差,但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维灵活、创新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课堂上采用些新鲜活泼的方式,比如案例辩论、情景模拟等,加以引导、寓教于乐。

3、社会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很多独立学院也按国家的精神设置了社会实践课程,但大部分往往留于形式,;引导不当,还可能被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所影响,适得其反。另外多数独立学院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本科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让他们更多更早的接触社会。独立学院是校企联合办学,有天然的社会资源优势,因此要多开拓社会实践资源,让学生在社会大学校中得到锻炼。

(2)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的前位教育,并且伴随学校教育的始终。独立学院学生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父母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教育方法多样化,这就给我们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提供了前提。同时另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干脆对孩子放任自由走向极端。这愈加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因此独立学院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江立成,朱克平.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刍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p10.

[2]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p39—40.

[3]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p56.

[4]韩玺英,魏侠,张勇.独立学院大学生家庭环境调查报告[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1)p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