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如何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经济大国,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思想素质高而且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其核心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因为如此,学校德育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怎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将是所有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定不移的把德育放大“重中之重”的位置
这是教育自身规律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注重德育,正是与当前一些地方所倡导的“应试教育”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置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过重的课业负担之下,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方面的空白,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浑浑鄂鄂的只知读书,人也变得自私狭隘。真正是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今天,国家大力提倡实施科教兴国,而科教兴国的关键是在于人的素质的培养,知识科学素质固然重要,但知识素质弥补不了思想道德素质,生活中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了一些“应试教育的'骄子'”,却背叛人民去国外享受优越的生活,有的甚至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怎么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去迎接新的挑战?德育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现在不重视德育,将会造成中华民族灾难性的结果。
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应该针对其特点和实际,着力培养他们的一些如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使他们能成为一个素质的人才。只有个人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整个社会风气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全面提高。可见,德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首先必须抓住德育这个重心。
2突出德育的“重中之重”
有必要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供我们参考:“法轮功”事件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一些学生参加“法轮功”组织,这不能不给我们敲一下“德育”的警钟。这无疑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我们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教给他们明辨是非、应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使他们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以德育为中心,还应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德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对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校多方面的工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保证作用,只有把德育工作和学校教学工作相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德育工作才会无往不胜,否则,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线。
总之,德育只有紧紧的握住“两全”的办学方向,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为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教风、学风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而使“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才能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动力。
3落实德育“重中之重”地位的方法
3.1靠正确的舆论和政策导向: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例如我们上政治的,一方面要向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他们的思想素养。我们的教育不是把人人都培养成文学家,政治家,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活力的人才。
3.2靠科学的督导评估保驾护航:首先,建立起有效可行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衡量教学质量,应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并且加大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其次,宏观督政。要变智育和德育为两面三刀手抓,关键是树立全面素质观和综合人才观,用科学评估代替只凭考试成绩的片面做法。实行德育的“一票否决制”逐步形成一整套护航机制和激励制度。第三、微观督学,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对学校教育是最具体又是最重要的教育环节,因此,应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五育并养,德育为首,应做为评价学校的准绳,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教育家人说:体育不合格的人才是废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而德育不合格的人则是危险品。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好专业知识,还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成为一名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名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