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黄寿梨

黄寿梨

广西钦州市上思县人民医院535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吃大喝不知节制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逐渐成为了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近几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各大医院的收治率有越来越攀升的趋势,现在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现在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方向,为广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也加强了医学领域不同知识和学派的融合,是医学领域当今重点主攻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在分析与总结基础之上,综合地介绍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的中西医的研究发展,可以了解目前最新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中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近年,中西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十分突出的研究,是医学领域主攻的一个热点。本文就中西医的研究原理分别介绍了两个角度进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并且对于中西医结合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了分析,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当前医学领域的相关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下还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出现的优缺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未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含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的是胃的十二指肠工作不良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现在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理没有系统的分析。现就FD病机中西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2.1西医上的相关研究

①对于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证明,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都会伴随着肠胃动力不足,进行一些人体机能的测试会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还存在着胃电节律紊乱、强力收缩期持续的时间减少或没有强力收缩期出现、胃窦的动力不足、胃排空能力下降等现象[1]。功能性消化不良还和患者摄入胃内的食物的材质和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胃内的食物分布过满会出现早饱和恶心等症状发生。

②胃内激素量的变化。肠胃通常都会分泌多种激素,例如五羟色胺、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等激素,都是胃内重要的激素[2]。有资料能够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的血浆胃动素与正常人来比较都偏低,而肠胃内有所增加激素都会造成内脏感觉变得敏感,经相关实验研究表明,下丘脑瘦素可以对胃部运动进行持续抑制,造成胃肠动力不足,进一步导致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③有许多研究资料都可以证明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的胃内都变得高敏感,相关研究能够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的不适感、疼痛阈值和压力感知阈值也都有显著的减低。但是有资料能够证明:对于恒压器当中的胃球囊扩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上腹的不适感应灵敏度增加、感觉的阈值的下降存在关联,但是健康人就不会存在这种现象。肠胃各项指标的敏感度增加的现象只出现在一些患者当中,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如此。

④精神心理影响因素有很多的资料显示:心里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消化不良,能够导致消化不良的心理因素通常都是一些心理障碍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比肠胃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都会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3],但是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确切影响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对于应激能够对于胃肠功能造成障碍基本可以确认,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上的焦虑抑郁病症对餐后的肠胃液体排空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4]。

2.2中医上的相关研究

在中医领域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原因的研究和说法都有很多,但是当前不能有效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中医当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致病原因分为“嘈杂”、“胃脘痛”、“痞满”、“纳呆”等[5]。如今很多的中医专家都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脾胃不调引起的疾病范围内[6],在中医理论当中,如果会涉及到人体的肝脾两脏,那么主要病因就要从情志所伤和饮食不节上入手,还有一些六淫劳倦的原因[7]。在中医理论当中五脏的运作和情绪有着很大的联系,西医中的理论中精神心理作用于神经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到胃肠的运作十分类似,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8]。

2.3中西医结合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要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进行入手考虑:①对于中医方面,要进行胃肠的中医药方的配置[9],进行肠胃的调养和治疗,平肝火,清肺也要并行作为辅助[10];②对于西医方面,要进行有关西药的辅助治疗,及时对于患者的身体各项健康指标进行测量[11],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随时的监控,每天进行定期的询问,定时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且对于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情进行研究[12]。其实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利用中药独有的作用和具有的特点来进行治疗[13],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对症下药和有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改变西药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和后遗症的影响[14]。而且西药的作用效果一般具有暂时性,能够在短期时间内快速解决病人的病情,但是有时候不能够根治,但是中药不一样,中药一般作用时间较长[15],见效也比较慢,但是中药虽然不能药到病除,但是能够根治很多棘手的疾病,在根治疾病方面有着西医和西药难以企及的优点[16]。

3总结

近几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逐渐成为了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7],中西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十分突出的研究,是医学领域主攻的一个方向[18]。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界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仍然处在不断努力的过程当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也一直是临床上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所以对作用机理研究和解读更加是各种各样,如今大多数的医者都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一种疾病[19]。在中医治疗方面,要对患者进行胃肠的中医药方的配置,对患者进行肠胃的调养和治疗,有平肝火,清肺等功能的药物也要并行作为一些辅助;在西医治疗方面,要进行一些西药上的辅助治疗,对于患者身体上各项健康指标及时进行相关测量[20],对于所有患者的病情也要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进行每日定期询问,定时对患者情况进行相关观察记录,并且对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病情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在分析与总结基础之上,综合地介绍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的中西医的研究发展,可以了解目前最新取得的成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的方法,为未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敏,陈建永,李晓玲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0):744-747.

[2]陈春凤,钦丹萍.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的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169-173.

[3]李枝锦.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3360-3370.

[4]姜巍,王垂杰.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19-222.

[5]孙淑君,张小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3):1002-1108.

[6]陈晖,陆喜荣,陶鸣浩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45-846.

[7]刘红静,吴茜茜,龚占悦等.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认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127-1128.

[8]杨思为,刘红婴,詹俊等.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认识[J].实用医学杂志,2011,19(9):1059-1060.

[9]周金龙.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6):327-328.

[10]刘义海,杨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新进展[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0,29(1):97-99.

[11]王国勤.11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0):3064-3065.

[12]张治军.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中西医辨证施治[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37-138.

[13]史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11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7):415-416.

[14]潘景升,李国成,黄启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7,28(4):404-406.

[15]白璐,王垂杰.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研究概述[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80-282.

[16]郑立升,程珠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理论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13-216.

[17]郑立升,陈锦团,骆云丰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中西医研究进展[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2006:192-194.

[18]张新民.中西医结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7):1672-2779.

[19]张万岱,危北海,陈治水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12(6):381-383.

[20]李佳,李志猛.消痞益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1):1673-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