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东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包庄小学26240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学科,为小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综合学科,也是一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转变传统的、落伍的教学观念,以现代的、发展的教学观念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求“新”就是追求教学观念的更新;求“活”就是探求教学方法上的新颖灵活。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念;并在社会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学会学习、学会逐步适应社会的一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怎样激发呢?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下列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开放的网络就像敞开的窗户带来了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同时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转变。
一、活用教材图画。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特点。德育目标、教学要求蕴涵在一幅幅动漫插图中,为了帮助理解,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关键词提示等。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拓展教材提供了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情、引情,学生才能入情、抒情。师生共同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充分利用课文中一幅幅插图,以及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诱发功能,重点问题突出讲,难点问题剥开议,疑点问题展开争,热点问题及时评,一般问题精要析,努力创造一种情意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在轻松自如的学习中明白道理。如教学《我们心中的老师》一课时,课文内容不多,是高度浓缩的一段话。几幅图,留给了教师广阔的拓展空间。其中有一个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真实深刻地体会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学时,教师选择了几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制成声情并茂的教学课件,课件里面的主人公全部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内容都是曾经在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故事,包括教师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教诲粗心的学生,照顾生病的学生等等。播放完课件后,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来想想:“老师曾经为我们做过什么?”这一下大大启发了学生,教室忽然变得很热闹,大家都争相发言。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孩子们自己生活中的事,鲜活又真实,孩子们从中真正地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之情,有感而发,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正是老师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
二、诚信与守信是最好的教材。在“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是“诚信伴随着我成长”。在一年级我们告诉孩子要诚实、要守信,到了五年级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教学内涵呢?那就是教会学生诚信的方法。怎样才能融入到这个复杂而又丰富的社会中去?要融入社会就要认识社会,在认识中第一层面“什么样的人信得过”、“她有什么想法都能坦率地说出来”是指人的真诚,对人真诚才能换来真诚,那该不该什么话都要对别人说呢?这又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她借书从来都按时归还”是守信说到做到。那信得过的人,需要我们平时的观察与对他的了解,如实事求是、不撤谎、守时等。在学生填写表格之前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你信任他的原因有很多种,挑取最重要的进行填写。同时反省自我,我是不是一个让他人信任的人呢?让学生举具体事例来说一说诚信的重要性,我们呼唤的诚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最后落实到行动中。
使用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辩论来深刻体会到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吉必信,行必果”,说话定要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也是个人获得尊重的前提。
三、善于引导学生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但绝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其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儿时期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偏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如何在教学中“真实反映社会”又能积极引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其中也涉及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关系问题。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在学生主体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活动是自主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品德与社会》在对社会横向和纵向认识的基础上,着重培育学生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中华民族和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在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认识上,培育学生爱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情感;在对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的认知基础上,培育学生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和爱人民的感情。我们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学生的道德不是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因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贴近儿童生活并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