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新媒体手段的创新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新媒体手段的创新与应用

罗婧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20)

摘要:新媒体时代也被称为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更新,要求设计教学也要不断创新。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新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只有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化;基础教育;创新性

一、新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基础变革的必要性

在传统艺术设计教学中,设计学习主要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绘画技能训练的前提下进行的。设计教育以表现技能为基础,技法训练位中心。而现在一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和photoshop、Illustrator等优秀图形图像设计软件,可将绘制效率大大提高,sketchup、3Dmax等三维制作软件更是可以高效快捷地模拟三维立体空间及产品等效果,课件计算机的便利、快捷远胜于传统手工绘画,而其能进行反复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的特性亦使其成为现在设计行业设计表现的首选。

新媒体时代设计基础教学的主要特征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科学技术的产生和运用,种种现代观念的闪现,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变。新的设计教育方式、手段是代表未来思潮和发展方向的。

1.高科技的设计表达

伴随着制作、修改技术、打印方式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快捷、便利,今天的设计基础表达已经越来越多地摆脱了旧技术手段的局限。软件技术的便捷、快速使设计的应用载体增多,平面和空间表现效果处理都更为逼真强烈。先进的数字化表达,追求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科技繁荣,从中凸显高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影响力。

2.交互性的设计表达

引入网络互动时代的人机虚拟对话,扩大和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其立体化的传播与表达方式,充满了互动性、人性化特征。交互性设计表达运用崭新的思维与符号,表达文化与交流、生活与体验,使创意更好地表现于设计之中。同时,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其最终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更具个性的设计表达

想象力和个人空间的自由舒展、使其表达更具表现力与多样性,数字化设计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开拓性、综合性的培养是设计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无论从事哪方面的设计活动,创意与形象始终是设计的根本。教学中应择优挑选相应的软件,并且培养学生具备综合使用这些设计软件的能力,鼓励学生创建自身的数字化艺术设计表现风格。

二、新媒体时代的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新媒体使艺术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因应变革,更新教学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教学改革的成功。

1.课程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艺术与科技似乎天生就紧密相连,他们都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表现人类无限创造力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侧重于对人类外部世界的探寻,而艺术侧重于对人内心世界的陶冶。一件惊人艺术品的创作问世不亚于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艺术的发展展现了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一个领域里的进步一定会影响到另一个领域。所以。要想了解艺术中发生的事,应该过问一下科学;而要想猜测科技思想的重大发展,只需要看一看艺术中发生的事件,就可以一目了然”。科学与艺术不断融合,交流最新的发展成果,而科技领域本身就无限广阔,艺术与任一领域科技的融合都将开出灿烂的花朵。根据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交互性特点,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开放性、多层次、动态性等特点,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艺术院校要力争与研究院及其他大学进行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是世界范围内的精神资源共享,培养具有较强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艺术的创新教育是关键

“任何艺术,实际上都是把语言载入艺术,又从艺术作品中言说出其中无尽内涵的创造性活动。”不论艺术的题材如何拓展,表现手段、叙事手法如何变革,其本质上还是对生命的感发,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者对感知到的现实和生命的表达。每件艺术作品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生命的真实存在,生命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艺术园地也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甚至可以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削减了作品的风格流派,作品容易趋同,长期以往,人们对生命的阐释将显得单调而苍白。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成了摆在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工作。

第一,要鼓励创新。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题材和手法,不断挑战自我,要有勇气迎接可能的孤独。

第二,从跨学科学习中获得艺术灵感。如艺术与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结合能够带来新的视听冲击。

第三,艺术创作要挖掘地域特色。当新媒体在消解艺术风格流派的同时,也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特色艺术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它们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如张艺谋打造的“印象系列”,便是地域特色的艺术与高科技结合的典范,在取得市场成功的同时,很好地发掘并保护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设计师使用的软件很多,在我们优先的课时里是不可能完全详细地讲授所有的软件工具,也没有必要在这些工具上耗费过多时间而影响到设计能力的培养,毕竟,设计基础教育的根本是设计方法的掌握与创造力的培养。

电脑辅助设计并不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而是对所有其他基础课程的全方位渗透,即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的渗透。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们掌握的既是某几个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掌握学习软件的方法,掌握电脑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掌握在数字时代的设计流程、方法与思维。

2.教学模式的分析构想

在教学模式的各种体系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前认知、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师所必须具有的素质。根据探究式教学模式构想,可在基础部设立计算机工作室,提供相关软件平台,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面向所有基础课程开放。

3.教学内容的分析构想

在教学内容上,由偏重基础李林的讲授转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数字化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真正融合到设计基础的教学与实践当中,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够让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熟悉和掌握数字化的工具,这样基础教育能容才能够适合新媒体和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把各种基础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字艺术设计课程的内容,桶非数字艺术设计学科连接,进行更广泛的综合。

4.教学方法的分析构想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我们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的对象,强调控制和支配。而在今天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时代,只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的探索和自主学习,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设计教育需要。

参考文献

[1]雷蕾.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平面设计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8期

[2]萨兴联.包豪斯课程设置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0,(I):83-87.

[3]邝卫国.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系统观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