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纪红杨明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医疗急救部急救中心712035)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门诊药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监测药品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退药处方和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原因和严重程度。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多样,原因非常复杂。结论:加强药房专业人员业务素养,开展全方位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品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67-01
由于药物具有两重性,其不但能够医治人们的疾病,通常还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1]。由于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门诊药房通常会收到患者退药的要求,不仅导致门诊药房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对患者身体造成了伤害。因此,我院开展了门诊药房不良反应分析工作,检测不良反应发生率,指导患者安全用药,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维护医患关系。
1资料和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集了门诊药房的退药处方和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记录,针对患者的相关材料,内容主要包括用药情况、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症状等实施研究,并使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对数据实施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控我院门诊用药不良反应的现状,为医院用药不良反应开展检测提供依据和措施。
2结果
2.1性别与年龄
统计门诊退药处方的结果显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是5:7,女性占比为58.33%,男性占比为41.67%,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是46岁,其中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是78岁。
2.2用药现状
经过统计分析,联合用药占比是51.3%,单一用药占比是48.7%,因此,联合用药的患者占比较高,由于联合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大,因此,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大约10个种类,抗菌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2.3不良反应症状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包括皮疹、皮肤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遭受到的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
3讨论
3.1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女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记录多于男性,与药源性疾病的性别分布规律一致[2];21-38岁之间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最高,原因可能是这些年龄的人群应酬多、工作压力大,增加了服用药物的机会。
3.2不良反应与药物种类的关系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引起不良反应占比最高的药物是抗菌药[3],分别是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原因是抗菌药品种类多,服用不当导致病菌耐药性增强,药物服用剂量增大,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频繁,
比如头孢菌素类药物非常容易引起人们发生过敏反应,其原因是由于该类药物的成分中包含了高分子杂质或者内源性聚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发生聚合反应,非常容易结合形成抗原或者抗体,促使靶细胞释放组胺等一些化学活性物质,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症状,因此在门诊药房调配药物时,应该加大抗菌药的监控,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中药制剂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频率仅次于抗菌药,已经引起了许多医药工作者的关注,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包括:(1)中药制剂成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探明其药理、毒理和疗效,缺乏规范的、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4];(2)中药制剂取自天然的原材料,其所含的化学成分通常因为产地、采收时间、入药部位和炮制加工过程不同,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其安全性也大大的受到影响;(3)部分医生通常认为中药制剂毒副作用低,因此在开处方时用药剂量偏大,用药时间偏长,因此,非常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蓄,发生不良反应。
3.3临床表现症状及发生频率
数据统计处理结果显示,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发生不良反应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和红肿,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位于皮肤黏膜表面,由于这类不良反应症状表现较为明显,患者感知度最为强烈,非常容易引起患者和医生之间发生不愉快;由于药物本身是一种抗原性物质,因此启发式过敏性不良反应时与服药者的体制、药物化学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医生在开处方时一定要仔细的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以便合理的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另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该给予密切关注和观察,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于美玲,王永春,黄巧玲,杨学辉.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事.2009,168(06):45-46.
[2]李必坚,向明爱,邹晓燕,曾锋,杨西晓.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事.2009,231(11):34-35.
[3]李学斌.2010年1~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改善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1,246(14):13-14.
[4]邵红山,喻敏.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J].兵团医学.2011,131(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