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及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及能力的培养

赵子良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中学266700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恢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了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1.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的特点,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并分析历史。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意识,多层次、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初中历史教学承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2.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观念。

3.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

4.师生关系要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结构的能力

我们的教材是按课编排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孤立。为了使知识系统化,有必要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的能力。这既有利于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横向联系,又有利于把重大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明了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纵向联系。例如,世界近代史中“英国的崛起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就可以这样构建,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线索。

2.培养学生将中外历史相关知识联系比较的能力

近代以来,中外历史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发生的事件均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中外适度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克服片面性,形成历史的整体感,树立整体史观。若中外史截然分开,必然会导致学生视野不开阔,养成孤立看问题的习惯。如“从中外两个方面谈中国为什么错过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这一问题就把中外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而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清朝统治之下,清朝统治的腐败,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中国错过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世界历史是中国的大舞台,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背景因素,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世界历史”这一辩证关系,在教学中有机渗透,适时联系。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利用历史中的未解之谜、不同学术观点、最新研究成果等,设计各种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如讨论、辩论等大胆思考、回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其大脑的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