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英姚萍(山东省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山东平度266700)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043-02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产后泌乳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50例健康产妇和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实验组(125例)、B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妇产后4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4h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泌乳始动产后出血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有益于产妇与新生儿,本研究主要调查母婴早期皮肤接触与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妇产后出血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产妇,选择37-42孕周,无内、外科合并症,无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平均年龄在25.2岁的产妇250例。其新生儿无窒息、无严重先天性畸形,体重>2500g。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组,B组为对照组。
1.2方法新生儿娩出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处置后将其蛙状侧头俯卧于母亲胸腹哺乳,使婴儿的嘴对准乳头进行皮肤接触,每个乳头吸吮15min,共计皮肤接触30min以上。B组于产后未行母婴早期皮肤接触,产房观察4h与母亲同返病房,4h后开奶。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妇产后4h出血量。
产后4h出血量的测定:阴道分娩者于臀部下方置一集血器,观察2h将收集的血液及血块倒入量杯内测量并记录。而剖宫产者直接记录引流瓶内出血量及术后2h内阴道出血量。后2h采用称重法。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ForWindows11.5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产妇分娩后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实验组平均泌乳始动时间为35.54h,对照组平均泌乳始动时间为56.84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泌乳始动大多在24h<T<48h这一时间段,而对照组泌乳始动大多在48h<T<96h这一时间段。
3.2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实验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有5例。
4讨论
母乳是婴幼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幼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对新生儿预防感染和促进脑发育有利。张秀荣等[1]研究发现,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可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使母亲有足够的乳汁供给婴儿。孙霞等调查证实婴儿早吸吮、按需喂养,多能满足新生儿需要,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8.75%,而晚吸吮仅占65%。泌乳过程是复杂而且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过程,泌乳早期、吸吮反射可以引起脑垂体释放催产素,致使乳腺管收缩而排出乳汁。而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是保障母乳喂养的重要开端,皮肤接触及早吸吮增强了母婴联系,也给婴儿以安全感。实践证明:产后30min-2d内在产妇乳房不甚充盈的情况下,通过早吸吮、勤吸吮每次能够吸到10ml~20ml高质量的初乳,就能够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本研究发现,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组泌乳始动大多在24h<T<48h这一时间段,而对照组泌乳始动大多在48h<T<96h。从而可以证实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有利于产妇乳汁的排出。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作用。产后出血是产科领域中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其中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为常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母婴皮肤接触及伴随吸吮可以刺激乳头及乳晕感受器,经神经传导刺激脑垂体后叶而释放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胎盘剥离面开放的血窦尽快闭合,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2]。另外,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后,产妇有一种愉悦的心情,精神状态放松,使子宫收缩增强,产后出血量减少。本研究发现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有5例。从而可以证实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产后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是增进母子感情的交通纽带,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医院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秀荣,吴承源.母婴早期皮肤接触.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113-114.
[2]张新.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对母儿的影响.现代康复,1999,3(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