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合格血样的分析及应对方法

/ 1

常见不合格血样的分析及应对方法

肖郧

肖郧(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检验部湖北十堰442000)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218-01

常见不合格的血样分为如下几类:一、凝血血样;二、溶血血样;三、血细胞附壁;四、纤维蛋白挂壁。

1凝血血样[1]

定义指抗凝类采血管采集血样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蛋白析出或出现血凝块的标本。分为两大类;显性标本和隐性标本,血样中具有肉眼可见的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团的标本称为显性凝血标本;在全血血样中出现纤维蛋白大的标本称为隐性凝血标本。

1.1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1.1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公称容量,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解决方法特殊情况需要分装血样时,应以采血管的共称量为准。

1.1.2抗凝管没有混匀或未及时混匀,混匀方式错误等。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以上。选择适宜的采血针,或当采血量很大时,使用蝶翼型采血针边采边摇。可以预防凝血。

1.1.3异常的开塞操作(水剂的抗凝剂吸附在胶塞上,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出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需要开塞时,先适当轻甩采血管,使吸附在采血管塞上的抗凝剂落下,开塞操作完毕后,盖上胶塞颠倒混匀8次以上。

2.溶血血样是指血液标本在采集、抗凝、储存、传输过程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破裂,造成血细胞成分释放到血浆或血清中标本[1]。由于红细胞破裂、血红素释放而使血清泛红的标本称为显性溶血标本;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被破坏、使血清发生轻度混浊的标本为隐性溶血标本。

不论是显性溶血标本还是隐性溶血标本,均会改变血清或血浆的组分,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1原因分析

2.1.1血液采集不足,采血集内剩余负压造成血细胞被压破而破裂。按照采血管公称容量进行标本采集。使用不足量标本时,采血完毕后开启管塞,放出管内多余真空。

2.1.2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真空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液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针尖时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当需要注射器采血并分装血样于真空采血管时,应卸下针头,打开采血管塞,讲血液沿管壁注入。

2.1.3抗凝管在混匀抗凝剂时,混匀方式错误或混匀幅度太大,使血样受到冲击力过大,破坏细胞。轻轻颠倒混匀8次以上。

2.1.4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混匀不及时,时而血液与抗凝剂的接触面处溶解热和反应热过高导致细胞破裂。及时颠倒混匀8次。

3血细胞附壁指血液标本经离心处理后,部分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形成的纤维蛋白以网状结构纠集部分血细胞附着于试管壁上。

原因分析离心力相对过小,离心时间过短。建议适当加大离心力(≥1100g),适当延长离心时间。

4纤维蛋白挂壁

原因分析:(1)胶塞析出物的影响;必须使用已进行胶塞处理的试管。(2)离心转速相对过小,离心时间过短;建议适当加大离心转速,及适当延长离心时间。

5纤维蛋白二次析出

原因分析:血清类管凝血时间不够;如普通血清管等待标本的凝固时间为60-90分钟,分离胶促凝管为30分钟

6血量不合格标本(血量过大标本及血量不足标本)

6.1血量过大标本原因分析:(1)采血环境温度偏低;采血管在使用前应放置在常温下储存,无需置于冷藏环境中。(2)操作中终点判断失误,拔针时间过晚;指导正规操作。(3)使用注射器转装,未参照额定采血量。

6.2血量不足标本原因分析:(1)采血环境温度越低,采血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建议将采血管放置在常温下储存。(2)终点判断不准确,换管时间过早;掌握正确的终点判断。(3)管塞穿刺针未完全穿透胶塞,或穿透胶塞后止血护套弹性稍大回缩将针尖胶塞内带回;将管塞穿刺针垂直胶塞横截面在胶塞中间部位穿刺,并尽量用手扶住管塞穿刺针。(4)采血过程中血流中断,病人过于紧张静脉塌陷;请患者缓慢握紧并松开拳头,可以促进血流恢复。(5)在使用软连接式采血针时,管塞穿刺针与软管接口未拧紧,泄露真空;建议顺时针拧紧管塞穿刺针与软管接口。(6)采血管被外力破坏,真空丧失;建议在采血前查看试管是否有破损,对于破损试管请弃置不用。(7)采血管型号选择过小,换管时间延长;在病人创伤面可接受的情况下,建议选择比输液时大一型号的采血针。(8)静脉穿刺针斜面抵住了血管内壁,阻断了血流;轻微转动静脉穿刺针。(9)使用注射器转装,未参照额定采血量。

参考文献

[1]石凌波,崔伟历,张凤川.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