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府谷县府谷中学719499
摘要:语文学科是高考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其中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语文高考作文的素材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学生平时的语文素材积累不足,就会影响学生高考写作,导致文章内容空洞,无法激起阅卷教师的阅读欲望,难以取得好成绩。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强化高中学生对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高考的作文占据整张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部分,高中学生有良好的写作水平是以作文素材的积累为重要前提的。尽管高中的学生已经有近十年的语文写作经验,但是大部分的学生的作文内容比较空洞,不足以吸引批卷教师的眼球,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作文素材的积累量不够。高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把作文素材积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挖掘课本素材,提升作文质量
首先,积累诗词,引入写作。在语文的课本教材中有许多著名名的诗词歌赋,学生可以把这些诗词作为写作的积累,将名言警句引入作文中,使作文中有更多的发光点,使品读作文的教师能够体会到学生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会有《离骚》《再别康桥》与《孔雀东南飞》等优秀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都是教材编辑者在成千上万首的诗词中精挑细选的作品,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渠道。教材中的优秀诗词中有较多的精彩诗句值得学生积累,学生把这些诗词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会增加作文的文化底蕴。
其次,积累课本教材中的精美语句。在高中的语文课本教材中存在较多的精美的语句,这些语句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再别康桥》这一作品中有着较多的精美的句子,例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些语句具有较强的渲染力及凝聚力。高中生把这些精美的语句作为作文的素材进行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与言语的运用能力。
二、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在高中语文的课本教材中有许多在名作中截取的教材内容,因此可以使学生在课外把整本著作阅读完整,例如《骆驼祥子》等。在学生阅读名著时,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积极地引导,监督学生的名著阅读量。也可以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阅读精美文章,并写读后感,以提高学生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量。即使对于素材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在考试时是不允许翻看参考素材的,因此需要组织学生背诵作文素材,而且能够保证作文素材积累的质量。只有学生对于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做到熟练背诵,才会使学生对于精美诗文做到出口成章,在进行写作时能够做到才思泉涌。
三、归纳整理,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生的考试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迫。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高中生在写作时没有时间去深入地思考,因为思考的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中筛选素材,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学过的素材进行系统性地深入分析,并找出相对应的素材使用到文章中来。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学生在课下看书的风格相对不统一,所以在脑海中形成的阅读体系也不一样,所以在生活中阅读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归纳。学生脑海中的文章词句素材七零八落,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又需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写作思路,对于写作的内容和方式要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领导作用,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于写作素材进行充分有顺序的整理,并要将适合的素材放置在适合的文章中,在素材整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只有贴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才会有一定的特色,积累作文素材可以在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中积累。该方法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积累学生自身的真实感受。在进行写作时需要重视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主,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爱好,应该引导学生多献爱心,孝敬父母,参加集体活动与关注国家大事,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积极勇敢,勤于动手,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一手的作文素材。使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获得作文素材,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引用的过程中,由于记忆较为深刻,易于被学生想起,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出来,利用自己真挚的情感赋予写作以感染力。因此积累作文写作素材需要注重自身的实际经历。
总之,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使用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想要写出完美的作文,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就要注重以上几点,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能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朝晖浅析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J].学周刊,2013,(29)。
[2]何灵杰从语文课本中挖掘写作宝藏[J].文学教育,2013,(09)。
[3]黄克恭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J].亚太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