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景(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方法单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优于NB-UVB组6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银屑病寻常型窄谱中波紫外线苦参素胶囊
【中图分类号】R75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13-01
笔者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取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苦参素胶囊(正大天晴药业生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病例和方法
1.1病例
1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18-70岁,平均(35.28±13.54)岁;病程2周一40年,平均(13.82±11.13)年;皮损形态:点滴状28例,斑块状52例,泛发性3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60例,单独NB—UVB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分布和严重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病例排除标准:光敏性皮肤病者、脓疱型银屑病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白内障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皮肤肿瘤病史者、严重心、肝、肾、及血液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NB—UVB治疗组采用德国waldmann公司生产的UV100L紫外线治疗仪(照射强度为10.3mW/cm2,峰值为313nm)进行全身照射,初始剂量为0.4J/cm2,以后每次增加0.1J/cm2,距离10cm.如有轻度红斑、瘙痒,下次治疗照射剂量不变或增加间隔时间,直至症状消失,如有疼痛性红斑,则停止治疗,直至红斑消失,再次照射时剂量比原剂量减少20%,累积的单次最大剂量为1.6J/cm2,隔日照射1次,疗程8周。照射过程中戴防护眼镜,男性患者需保护生殖器。同时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日2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苦参素胶囊2粒,每日3次,连用8周。
1.2.2疗效判定标准[2]
根据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值一治疗后PASI值)/治疗前PASI值×100%。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疗效指数20%-59%;无效为疗效指数<2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算。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x2检验。
2.结果
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单独NB—UVB治疗组总有效率6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36,P<0.05),见表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1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基本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皮损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也可广泛分布全身,皮损呈多形性,如点滴状、钱币状、花瓣状。其确切病因尚未清楚,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其辅助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起十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银屑病皮损中真皮浸润绝大多数为T淋巴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IL-1、6、8,TGFa、IFN-r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发并维持银屑病的病程。所以辅助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可明显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等抗原递呈细胞活性,减轻表皮的炎症反应。苦参素又称氧化苦参碱,系从豆科槐属植物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实验表明[3]该药具有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颗粒层形成作用,所以应用在银屑病治疗中可以抑制表皮细胞增生过快和促进表皮颗粒层形成。另外有研究证实[4]苦参素对TNF—a、IL-6、NF—KB、ICAM-1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形成是其治疗银屑病的另一机理。笔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62-783.
[2]张长宋,赵天恩,陈树民等.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评判指标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28(2):82—84.
[3]魏跃钢.银屑病的中药注射剂治疗[J].江苏中医药杂志.2006.27(9)8-9
[4]李建国,伍斌,谢红付,等.氧化苦参碱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8):99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