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医学校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新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但可以让护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有效性,而且能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探索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论课与实践课在同一教学环境内完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全程构建了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框架,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走形式,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既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人员。
因此,为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我所任课程中——《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把握好“理实一体化”的特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1.理实一体化的特点:(1)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括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这种教学模式既形象又直观。(2)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2.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性较强。这首先要求教师理论知识全面把握并具备娴熟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在理论讲授时间和操作时间上做好合理分配。(2)学生准备。在前次课就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将全班同学分好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给出静脉输液的案列,让学生根据案例在课前提前预习好相关内容。(3)场所和用物准备。本堂课选在学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学生可以直接观看老师的整个讲授和操作过程。此外,还需要准备静脉输液相关用物,比如静脉输液模型手臂等。
二、一体化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关键强调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无先后之分。教师要把握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地穿插图片、板书、讲述、录像等,所以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重要保障。下面以护理学基础课程为例子谈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过程设计的具体做法。
1.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输液故障排除技术。难点是学生如何能掌握好密闭式静脉输液这一项操作技能。
3.教学过程的编排。先理论后操作,还是先操作后理论?对于教学难度较大的内容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如本次课虽然我已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但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与大专和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显得相对较弱,加上本项技能相对较繁琐,所以我采用的是讲解——操作——讲解的形式。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要分析好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度。
4.学生如何分组,设备如何配置。本次课每组2名学生,每组一张床位和一份静脉输液的用物。当讲解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随教师进行操作演练,反复练习,并对照刚才所讲的内容仔细研究教材内容。
5.巩固提升:(1)重点回顾。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播放录像,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重复记忆。(2)课堂练习。
6.教学评价。评价教学效果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操作技能的获得。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的力度,强调中职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所以在评价教学效果过程中,衡量“会”与“不会”的标准即是:通过学习,学生能否初步获得准确的操作技能,而非以是否“娴熟”作为衡量的标准。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教学模式有淡化理论教学的理念,但并不等于抛弃基本知识的要求。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技能培养,两者并不冲突。
三、总结
“理实一体化”这一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了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2]朱道仙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浅析[J].内江科技,2010,(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