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热闹”低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走出“热闹”低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覃记运

覃记运

(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中心小学广西贵港537100)

小学数学课改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部分,在我们地区已进行了将近十个年头。在这些年里,我们在一线进行课改实验的教师走过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从枯燥无味、平静如水的数学课堂变成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然而,有些课堂表面看似很活跃热闹,而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是不敢恭维的。因此,要走出“热闹”低效的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于设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挖掘、应用生活中的资源,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要设计精巧,多些心思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中学知识。为了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应用知识,我们可设计一些游戏,把教学内容融进游戏中。但设计的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不是为了活跃课堂,与本课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无关的情境、活动。

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并参与到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自己主动发现一些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或得出有关结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获得多种体验。

2.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总体目标中“数学思考”中的具体目标之一。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从小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避免一节课大部分提问都是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统一整齐的集体回答,追求所谓的“活跃”。而使部分学生还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从别的学生嘴里知道了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是得不到发展的。同时,我们老师提出问题后,要留有足够时间给学生思考,通过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拓展他们思维的纵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3.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有礼聆听的良好习惯

说,是培养学生表述解决数学问题策略能力的途径。数学课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大方得体、声音响亮、有条理、清晰完整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起学生要说的欲望,鼓起敢说的勇气,培养会说的能力。要给学生说的机会,通过学生大胆的说,才能反映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利于教师准确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不同层次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使不同的学生表达能力得到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不应是几个优秀学生表现自己的“个人秀”,应是全体学生表现的舞台。因此,学生的交流、汇报,也要照顾全体。适宜集体回答的可让学生集体回答,切忌一节课下来,全是异口同声的“热闹场面”。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小组说”,有侧重点地让学生“个人汇报”的多种形式,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其中“个人回答”的形式中,较简单的可让中下水平学生回答,有点难度的可让中等水平学生回答,难度大些的可让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这样,既照顾全面,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还要培养学生有礼聆听、发言要举手允许的良好习惯,不要让学生养成乱说、插话的坏习惯。这既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道德品行的养成。

4.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活动,必须有效

组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探究的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可研究性和一定的挑战性。避免活动场面“热闹”却无实质性的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中,要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设计组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不必要的环节,要舍得砍掉,不要为了想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硬塞进去。如果强加在课堂教学中,只能适得其反,浪费课堂的时间。高效的课堂必须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我们的课堂过于追求外在的学习形式,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气氛,没有抓住数学本质,非数学活动过多,淡化了数学思考,学生没有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效率是不高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推理,并进行数学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还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数学教育。

成功的一节课,能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能给学生有后续发展的空间。教学是有生命的,就学习活动而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老师的工作就是在课堂中组织他们有效的学习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引领他们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不断将自己的数学基本活动经历,通过数学思维方式转化为新的知识。同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创新思维的培养得到后续的发展。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热闹”低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