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中学物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之我见

宋文

宋文陕西韩城象山中学苏山分校715400

创新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物理教学创新要求教师由重教转向重学,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重继承转向重创新,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转变角色,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分享、合作。现就物理学科如何进行实践活动浅谈如下:

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示各种奇异的物理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

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在教学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兴趣是学习和探究的先导、求知的动力、成功的关键。

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鼓励创新想象,启发创造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要尽量唤起学生们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从而加速他们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

2.鼓励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同一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是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提醒学生:学习不能死守书本、不知变化、人云亦云,要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实践证明,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其思维的独特性有很大的帮助。

3.鼓励“争论”。在课堂上适当引导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在进行概念、规律教学,阅读理解练习时,往往由于学生各自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引起争论。从教学角度讲,“争论”有利于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从思维的角度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从表达角度讲,“争论”往往是即兴发言,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讲才能无疑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争论”。当然,引导学生“争论”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更新教学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可开展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实践、创新特点的科学,物理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能力外,更应积极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如让学生自制滑动变阻器,并用它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要完成好这个任务,他必须先掌握有关滑动变阻器的一系列知识及变阻原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理性知识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重要阶段——设计制作过程。而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通过他们的讨论、思维、设计、动手等复杂环节才会达到目的要求。本过程的目的就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实验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活动,它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究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从《标准》推荐中选用,同时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学校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探究内容,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五、查阅资料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由于物理学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紧密广泛的联系,教师不可能将数量庞大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也可通过多种渠道,如图书馆查阅报刊,杂志,从视听、网络等渠道中收集教师提供和学生自己需了解的各种形式的信息,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黑洞的形成和收集超声波应用的信息等。也可以由教师选取那些既引起学生兴趣又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为主题的小型报告会和撰写小论文形式,激发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收集资料。

六、参观与观察体验生活

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界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科技中的现象,组织学生参观厂矿、农业生产机械工具的使用,生产过程以及国防科技的成果,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讨论其蕴涵着的物理原理,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电影、有关科普教学资料录像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以便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并感受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