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演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3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演变

张晓慧

(河北保定市第七中学,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103-02

摘要: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有一个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书反映了这一过程,分别对这两书中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研究,然后联系起来看待它们,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本体论;演变;联系看待

本体论是研究世界的本原及其终极原因问题的理论,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哲学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在哲学史上本体论传统源远流长,从古代到近代,先后出现过巴门尼德的存在本体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本体论、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形式本体论、笛卡尔的实体本体论、斯宾诺莎的自然本体论、莱布尼兹单子本体论、康德的物自体本体论等等。本体论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认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传统的本体论不是从人的本质和人的视野去看世界,探求世界之为人存在的本性,而是把世界视为与人无涉的纯粹自在的彼岸,在人之外设想某种先在的本体,由它来规定人,人及其主体性彻底失落了。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把视野转向人,关注人的生存和解放,把实践作为破解人的切入点。他认为只有以人为本把实践活动作为根本尺度,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我们生存的世界。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有一个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两书主要反映了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由形成到完善的过程。

一、《手稿》和《形态》对本体论思想的阐述

《手稿》与《形态》是马克思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从费尔巴哈走向唯物主义的两次转折的重要标志。两书在原则立场、逻辑程序、概念术语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

总体上说,《手稿》是一部具有二重性、过渡性的笔记,它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借用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论证方法,并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许多人本主义观点,以设定的人的劳动本质作为出发点,以劳动本质的异化来解释私有制的产生和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然后又以人的本质的复归宣布共产主义的到来,人类便从此进入理想的社会。因此,《手稿》把社会历史过程归结为“人的本质——本质的异化——异化的扬弃(人的复归)”的人性或类本质的演化过程。

《形态》则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清算了费尔巴哈对自己的人本主义影响。以生产实践为主线,详细地描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发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社会历史一般规律,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形态》并在描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上,进而考察、分析了社会历史的演化过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矛盾冲突,并由此得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而建立共产主义的科学结论。

二、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在《手稿》和《形态》中的演变过程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的演变反映在《手稿》与《形态》中,这两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是不同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分析工资、资本、地租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发现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只是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但却没有说明这个事实。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没有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根源的钥匙,把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当作了前提。马克思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是在解决这一任务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以自然界为前提的类存在本体论,把这种本体论作为他从事经济分析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本体论思想逐步建立自己的类本体论思想。黑格尔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等都是绝对精神的异化物,是绝对精神自身产生出来的反映自己的直接观念,但这仅是绝对精神对自身的一个否定环节。随后,通过人类社会中人的活动、人的意识扬弃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些异化物,达到对自身的真正认识,即自我意识。黑格尔把现存社会的一切都归结为绝对精神的异化,把人的本质、人们的实践活动、理论活动理解为人们认识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的活动。马克思根据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成果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上述思想,他首先肯定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然后马克思阐明了自然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等概念。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马克思还指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唯一的、孤独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

接着,马克思从存在物的角度论述了人的特征。他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马克思还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这是人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活动。”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以下特征呢:第一,“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第二,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第三,“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接着,马克思又通过对劳动特点的分析论证了人在劳动中怎样由自然的、有生命的类存在物成为社会性的存在物。

在《手稿》中,马克思重点阐明了人是一种以自然界为前提的存在物,即人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类存在,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所阐述的本体论是一种类存在本体论。

《形态》是马克思的另一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思想的展开,《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

在《提纲》中马克思论述了他的实践观,并根据实践观论述了人的本质、人的思维、感性直观、世俗基础、社会生活、宗教感情等问题,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即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同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明确地对立起来,声明他的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而且还要改变世界。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也清算了他们自己过去的某些观点,但没有正面论述本体、本原之类的范畴,就是他们过去使用过的“实体”、“人的本质”、“类”、“人”等范畴也在批判过程中提到了。如“起初他们还是抓住纯粹的、未加伪造的黑格尔的范畴,如实体和自我意识,但是后来却亵渎了这些范畴,用一些世俗的名称称呼它们,如‘类’、‘唯一者’、‘人’,等等。”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讨论人们思想观念和人们现实生活的关系、讨论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回答本体论式的问题。他们的这些语言有“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基础”、“物质实践”、“现实基础”、“现实前提”、“自然基础”等等。例如他们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关于历史的现实的前提,他们列举了下列方面:第一,“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第二,“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第三,“生产活动本身又是以人们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

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第四,“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而“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关于整个历史的基础,他们是这样说的:“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关于现实基础,他们是这样说的:“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理论。本体既可以理解为本原也可以理解为基础,因此社会历史的前提论和基础论可以理解为社会历史的本体论。能够作为社会历史中的本原和基础性的本体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有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一定的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人们的存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物质实践、生活、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市民社会),等等。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从《手稿》到《形态》发生了转变和飞跃,它从人本主义的世界观(即他的本体论)转变为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它有一个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我们只有把这个过程联系起来看待,才能完整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42卷,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03卷,195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