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使选修课更具有时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浅谈怎样使选修课更具有时效性

崔洪梅

崔洪梅山东省栖霞市第一中学265300

从胡适当年提出的“特设课”和“必修课”的概念,到后来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略读”,直到今天“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确立,走过了80年的历程。选修课的教学之路既充满诱惑力又极具挑战性。那应如何提高选修课的时效性呢?

首先,更新观念,转变认识。

必修课与选修课孰轻孰重?必修课是中学生必须完成的法定学业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行选定且在中学阶段应该完成的学业课程。必修课为选修活动课提供了知识基础,选修课则是对必修课知识的应用与发挥发展。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者都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

其次,依据课标,大胆取舍。

时间短而又容量大,这是选修模块学习遇到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首先要依据课标,大胆取舍。刚开始我每一课都不放过,结果做了很多无用功。因为在《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材中,总共有五个单元、17课时,其中第2、7、8、10、17等课,课标中没有涉及,自然也不属于考试考查内容。而且虽然只有这么几节课,但也有40多页,这对学生来说可是一个不少的负担。我就依据课标,大胆取舍。前提是根据对学情的调查,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较多,可开设此课;如果个别学生有兴趣,可在自由自习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依据课标,大胆取舍,可省事省力,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宏观把控,微观处理。

体系构建,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控。网络构建可大可小,大到按时代划分,从中西方古代到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东西方改革,小到课节的整合。

下面以课节的小整合举一例。

课标展示:商鞅变法。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据分析,课标第一个要求可作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来安排的。根据课标要求就可以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盛”整合到一起,也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作用。

如此,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我做了如下安排:

问题导学:探讨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导致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场地主阶级改革?归纳如下,分三部分。

1.分析大社会背景(依据铁农具、牛耕及战国形势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提示:从经济、政治、阶级、军事、思想以及根本原因等方面思考。

2.秦国的现状: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和结论句,并用事实说明。3.两个重要人物:秦孝公、商鞅。

相信如此处理,学生对课标和教材都会有很合理的认识。

第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论我们学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是要做到、做好的,尤其是重点与难点的重合部分。

在历史教学中,关于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改革的实质、经验教训和认识启示等是难点,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关键问题。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呢?通过学习选修课程,学生应达成什么认识呢?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和记住几个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而是要从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角度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改革运动,探讨历史上的改革具有什么意义。

我的做法是:比较异同,由繁到简。每一场改革,都有它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以及对成败原因的认识和经验教训,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要将其进行归纳,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和前进的表现,改革是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催生,改革是新与旧势力的激烈较量,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坎坷的,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第五,教学方法体现多样化、选择性和个性化。

个性化,即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独立研究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一个做法。独立研究是学生运用模拟研究中初步掌握的问题解决程序、思维方法和策略,独立研究不同类的新问题。“自主性研究”,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型教学转向重视培养能力的思维型教学,通过“循序渐进的范例研究→模拟研究→独立研究”三个阶段,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程序、思维方法和思维策略经历“了解→初步尝试→独立应用”,逐步学会根据任务特点选择思维策略,从问题情境出发,搜集资料,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料,作出结论,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学习能力。

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要让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