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西安科技大学学工部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要从提高思想认识、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情感教育等方面形成合力,以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情感效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31-02
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特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社会全面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处于高校工作中核心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有效性弱化,现状令人担忧,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我们亟须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客观环境:国内外形势巨变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趋于多元,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广泛传播其政治上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民主化的思想、经济上私有化和拜金主义的思想、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上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西方的价值观。攻击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困难说成是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的,企图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的信任。
与此同时,我国正经历着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等。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侵蚀着校园,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此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带来的一些信息垃圾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2.高校管理:落后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科建设缓慢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不够重视,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务虚课程,而专业课教学才是务实和有价值的,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不能认真执行,课程门类和课时数量能压则压、能少则少,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水平上;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摆在重要位置,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管理实效性低下,队伍建设力度不大,教学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该学科整体建设薄弱,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热情。高校领导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偏见和抵触情绪。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形成制约瓶颈
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急功近利、追求实惠等思想的不良影响,对待本职工作缺乏基本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仅仅把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看做是自己谋生的一个职业,在工作上缺乏热情,在专业上不求进取,在知识上不注重更新,而是过分地追求“自我实现”与“经济上的实惠”,身在课堂心在课外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4.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以来,虽然内涵更加丰富,但仍然存在着内容上交叉与重叠的问题,并未从深度上很好地体现知识的衔接和递进关系,使大学生难以产生新鲜感和求知欲,课程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降低了学习兴趣;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僵化、形式单一,部分教师仅仅满足于阐释书本上抽象空洞的概念,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始终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育,没有思考的余地,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存在模式化的弊端,重书面考试轻实践考察,注重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核而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既不能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威信。
5.教育对象:大学生面临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冲突
在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由于认识水平低,容易受负面影响,因而在思想素质上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倾向,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政治意识弱化、理想信念模糊、价值体系混乱、是非观念淡漠、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大学生深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深度感染,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以实际效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引发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与所学理论的严重背离。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经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要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前提、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材革新和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以情感教育为辅助,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强化管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视野,破除对其狭隘性和片面性的认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思想和形式主义作风,大力倡导和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上加强领导,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条件上提供保障,多深入教学一线,多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宣传与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
2.优化师资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并为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指点迷津、辨明方向,帮助他们解决在理论和现实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惑,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3.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方法的不断丰富和优化,防止理论上的空谈,要着眼于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理性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增强认同感,引起共鸣和反思。要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理论教育的同时深入社会、接触基层,不断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内化育人”的最终目的。
4.发挥情感效应,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崇尚知识的校风和求真务实的教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此同时,要重视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育情。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表露自己的积极情感,优化学生的心境,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用自己健康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达到升华学生人生境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成长成才、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民族存亡和国家稳定与繁荣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各高校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贺志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6)
[2]赵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实效性[J].党史博采,2006(12)
[3]王艳霞.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2005(5)
[4]王进.试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