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惠(江苏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泰兴225411)
【中图分类号】R6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166-02
近年来,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为外科手术后感染的1/2-1/3,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笔者对我院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旨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高医院医疗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2012年外科住院患者中腹部手术的患者2895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85例,其中男98例,女8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51.24±11.25)岁,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感染的35-40%。
1.2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病历记录,各种检查及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诊断。
1.3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病例,选取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者。
1.4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见下表:
病原菌分布
病原菌株数构成比(%)
革兰阳性菌7842.1%
表皮葡萄球菌3217.2%
金黄色葡萄球菌2815.1%
溶血葡萄球菌126.4%
其他63.2%
革兰阴性菌10757.8%
大肠埃希菌3820.5%
肺炎克雷伯菌2111.3%
铜绿假单胞菌2211.8%
鲍氏不动杆菌158.1%
其他115.9%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
2讨论
2.1手术前患者的准备①积极治疗原发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②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③尽量缩短病人术前住院时间;④提倡术前应用抗菌药皂洗澡;⑤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不影响术野的尽量不备皮,仅在影响医生术野时才备皮;⑥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⑦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如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0.5-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术中失血超过1500ml,手术时间超过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时,术中追加合理种类和剂量的抗菌药物。
2.2手术中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1)手术工作人员准备:①手术人员更换衣、鞋,洗手戴帽子口罩后进入手术室,②手术人员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时不参加手术。
(2)环境的控制:①手术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开层流净化系统;②随时保持手术室地面各处的清洁,如有血流到地面或器具上,应立即擦去;③执行接台手术之间的消毒,每台手术完成后,需将使用过的器械及敷料移出手术间,未清除完毕前,不可进行下一台手术。不可带入下台手术要用的无菌包,手术完毕后,将室内物品排列整齐,定位还原;④在污染的或污秽切口手术后不要实施特殊的清洁切口手术,应关闭手术间进行消毒;⑤限制参观人数,30平方以上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得超过3人,不得随意在室内走动或互窜手术间。
(3)外科器械的灭菌:①按照已经发表的指南对外科手术器械进行灭菌;②仅在病人治疗物品需立即使用时才进行快速压力蒸气灭菌(术中无意跌落的需要再灭菌的器械)。
(4)无菌技术操作和外科技术:①安装无菌装置和配置无菌溶液须在使用前现配现用;②轻柔对待组织,保持有效的止血,尽可能减少失活和异物,在手术部位消灭死腔;③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线缝合皮下组织各层。对清洁-污染,污染和感染切口,最好可使用可吸收缝线缝闭伤口;④引流须从远离手术切口的另外部位戳口放置并尽早拔除引流。从而防止脓液经腹膜渗至切口引起切口感染。
(5)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手术切口感染也密切相关,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切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与病原菌接触机会增多,感染率越高。
2.3手术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①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②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③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④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切口,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有资料显示,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感染的第三位,占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14%-16%,手术部位感染不但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给临床医务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烦恼,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因此探讨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控制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莉军,郑晖.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调查[J].中华意义感染学杂志,2010,20(16):2510-2511.
[2]易风琼.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重庆医学,2008,37(6):66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