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松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杭州310000
摘要:地铁司机的安全性是地铁运营的保证,地铁运营的是否的足够安全,对于社会和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地铁司机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认真学习专业的知识,不断地提高其业务的技能;认真的执行调度命令,严格的规范性操作;努力的做到安全、准确、舒适的运送乘客。如果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的损失。
关键词: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
1乘务安全管理的风险点与难点
1.1人的不安全行为
地铁运营中,人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第一大因素。
第一,多数事故的发生起因于人的侥幸心理和疏忽,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如有些司机为了图省事,不按规范、标准化的作业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造成地铁行车事件、事故的发生。
第二,部分事故的发生在于人的麻痹、自大心理。如有些司机认为地铁在正线运营过程中都是ATO(人工自动驾驶)模式驾驶,没必要在对列车进行监控,因此便在驾驶列车的过程中存在麻痹大意、自大等心理,导致在行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为安全行车埋下隐患。
第三,司机的业务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遇突发事件时,司机业务技能的高低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地铁的安全运营,如遇到故障时,司机不能够有效处理或者因心理承受力较低慌了神,都会导致地铁运营的暂时性中断,给地铁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2设备的不可靠状态
设备设施是地铁运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追要包括供电、车辆、通信、信号、机电、基建设施等系统,设备设施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的安全。因此,地铁运营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设备设施的安全。
第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设备陈旧和老化。据统计,在地铁火灾事故中,大部分是因为线路老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陈旧的设备难以满足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地铁运行水平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设备使用、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不完善,导致实际的操作中操作人员我行我素。其不规范操作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形成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会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第三,监督检测体系不甚完善。地铁运行环境复杂,所用设备多,管理起来难度大,有效的检测和监督能促进地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
2案例分析
2.1事故概况
X年X月X日10:24,我国某地铁10209次司机值乘列车以ATO模式进站时,接到行车调度员命令:司机转PM模式进站对标,对标停稳后在PM模式复位VOBC后再开门作业。司机复诵并执行行调命令(行车调度发布命令后,该名司机的队长立即对其进行了提醒,要求其注意开关按钮,执行操作开关按钮程序后再操作)。
列车对标停稳后,司机打开设备柜在复位时没有执行手指口呼,错误按压了MVB按钮,导致列车车辆屏出现黑屏,列车启动电机自检程序,无法动车。10:28,列车电机自检完毕,列车恢复正常,司机恢复列车各项设备,10:29,司机尝试动车,正常驶出车站。受此影响,该趟列车延误近4min。
2.2原因分析
①当事司机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学习公司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流于形式,在操作VOBC开关时未认真确认开关位置,也未进行手指口呼确认就盲目操作了MVB开关,是导致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②当事司机驾驶列车进站前,队长已向司机提醒:确认开关正确后再进行复位。但司机没有引起警惕,安全意识不强,错过了他控(防止误操作)的机会,造成事件的发生。
2.3防范措施
①当事司机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列车信号、车辆复位等操作流程,操作设备时做到“停顿-观察-核实”环节,并严格执行“手指口呼”等准化作业程序。
②对司机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标准化作业和服务意识,严查日常生产各个环节的隐患,严防发生误操作事件,确保行车安全。
3乘务司机安全管理措施
3.1良好行车安全习惯的培养
(1)安全检查。通过开展大量检查,制定并规定司机岗位关键作业模块的最低检查比例,及早发现和纠正不良的行车作业习惯,避免检查过少而助长“违章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2)检查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可采用现场盯控、站台/PIDS区间暗查、录音/录像暗查、进路测试、行车命令测试等,重点检查司机标准化作业执行水平。(3)标准化作业评估。制定详细、准确的标准化作业评估表,统一员工作业行为规范,把标准化作业评估活动作为一项常期的工作重点,通过标准化作业评估及时发现现场员工不良作业习惯并立即纠正。
3.2依托科技手段开展精细化管理
乘务运作信息量大、分析相对滞后特点导致运作信息对现场安全管理反馈指导作用不足、对安全管理预警性不强,安全管理应引进科技手段研发《乘务运作信息监控管理系统》(简称系统,下同)提升运作信息的分析效率,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将不安全、不稳定苗头控制在源头,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指导方针,同时员工自检、自查,齐抓共管,形成反习惯性违章的强大力量。
3.3员工思想状态把控
乘务司机普遍比较年轻,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80后、90后居多,危机感和责任感等相对都较欠缺,岗位特殊性要求管理者应注重员工思想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员工思想把控活动,如调车班、派班员座谈会,优秀员工、违章较多员工座谈会,身边人讲述自己的故事,预警员工及违章较多员工谈心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深入了解员工思想状态及生活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思想上减轻员工负担,确保行车岗位上注意力、思想高度集中。
3.4地铁司机岗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4.1完善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一线乘务人员的“执行力”
美国ABB公司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说:“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由此可见,执行力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是否到位,没有执行力,任何好的决策或目标都不可能实现。为保证运营安全地铁运营部门都制订了有《行车组织规则》、《电客车司机操作手册》等制度性、规范性的文本。各种规则、文本对行车人员来说是一种纪律,是一种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一线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无条件执行。
3.4.2合理分工,逐级负责,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1)合理分工,逐级负责。按照三级安全网络体系,公司主要领导抓安全、专业安全工程师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班组长为各自班组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监督落实班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圆满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如何合理调整生产、管理人员和各自岗位配置,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中一门新课题。
(2)奖优罚劣是动力,也是提高一线员工执行力的一个好方法。应针对地铁司机岗位工作特点,建立各自“生产岗位工种责任制”和“司机岗位作业标准”,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优罚劣,加强月度考核综合管理,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奖金分配考核办法,实行绩效奖金制度,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兢兢业业,为行车安全添砖加瓦。
结束语
总之,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大,乘务司机的行车安全习惯管理及预警性管理对于行车安全事故/事件的预防愈发重要,良好的作业习惯加上稳定的思想状态是确保地铁行车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龙威,张红欣.广州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8,22(3).
[2]张会超,董立霞.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