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法在救护车上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五常法在救护车上的应用体会

张启珍

张启珍(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救护车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急诊病人院前抢救水平。方法将“五常法”灵活应用于急诊科救护车的管理,改进救护车的物品管理。结果救护车上的物品过期现象减少,环境整洁有序。结论五常法的应用能起到提高救护车的物品药品管理,提高院前抢救水平。

【关键词】五常法救护车物品管理

五常法是指运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差错、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源于五个英文字(Structurise,Systematise,Sanitise,Standardise,Self-discipline),全部是S起头,故也称为5-S[1],它是用于维持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提倡从小做起,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科救护车负担院前急救患者转运工作,每年出诊1890人次,危重患者近1000次,常需要抢救治疗,车上空间狭窄,药品、物品、器械多(急救药、输液用物、敷料止血用物、固定夹板、监护仪、吸痰器等等),医生一人,护士一人,有时还有实习同学随车,如物品放置不规范,因工作忙而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我科在护理部学习和总结经验基础上,结合我科实际于2011年运用了五常法在救护车上设备、工作效率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实施流程

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五常法,全员参与,提高认识,人人知晓五常法[2],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讨论实施步骤,选取一名护士专门管理救护车,每一辆车上物品药品统一放置在同一个位置,并贴上标签。无论在哪一辆车,都感觉是同一辆车,各种物品摆放规范有序,常用物品能在30秒内取出,数目一目了然,避免积压浪费。

2实施方法

2.1常组织三辆救护车固定专用,车上配备急救药箱,创伤急救用物,急救器械、简易呼吸器、车载氧气、吸痰器、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和急救物品、药品。专管护士每月大检清点一次,每天主班护士清点,及时补充维修,并建立登记本。

2.2常整顿对救护车上的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等做好“五定”管理。保持其性能良好,实用。各种急救物品、药品、仪器等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并好做好醒目标志,及配置仪器使用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使用记录,使工作场所整齐有序,一目了然,避免急救时寻找物品耽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用后及时补充,每月19-20号大检一次,查看药品、物品有无缺失和有效期,有效期不到两个月的用红纸标明具体日期。每天主班护士检查一次,查看有无缺失和红纸条上有效期,以便及时更换。专管护士和护士长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常清洁护士每天早上协助司机做好救护车的环境清洁和仪器保养。清洁不是单纯的打扫卫生,而是要用心来做,每一个人都有维持环境清洁义务。当班护士要对有血液、呕吐物污染物品环境尽心清洁,改善车内环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诊传染病人时,要按照传染病消毒隔离法进行消毒。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及时处理。

2.4常规范常进行院内院外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如请专家授课和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各种抢救知识、急救药物、车载急救仪器的学习培训,并考核。我科人员全部熟练监护仪、除颤仪、车载呼吸机、气管插管、吸痰、给氧等操作程序。规定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诊,与对方及时联系,降低空车率。做好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遇到危重病人,院前接诊人员通知科室做好急救准备,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声,院内护士到科室门口迎接,抢救患者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原则。

2.5常自律护士长起表率作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人人做好自查互查工作,院前急救遇到问题时要向科主任和护士长汇报,主动改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缺陷,确保医疗安全。

3应用体会

3.1把救护车规范化管理,所以物品种类、数量、基本设备、放置部位统一。摆放整齐。常用物品能在30秒内取出。

3.2把五常法应用到救护车中,规范了急救流程,改善车内急救环境,保证了院前急救质量和医疗安全。

3.3做到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定点放置,用后及时补充,器械及时保养、充电。

3.4提高团队精神,互相合作,增强凝聚力,提高应急能力,创造了光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从而使药品、物品规范放置,保证器械、药品、物品、人员处于应急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3.52011年运用五常法后减少了药品、物品过期现象,减少故障,提高工作效率。护士在操作中动作迅速、规范,操作准确。提高了应急能力,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曹丹铭.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与结果[J].齐鲁护理杂志,23,79(9):718-719.

[2]胡道月.五常法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B].中知网(2010)06-0763-02.

[3]苏志清.质量管理体系“五常法”[J].20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