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肝炎肝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探讨

/ 2

中医药对肝炎肝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探讨

刘廷祥周万宝

刘廷祥周万宝(宁夏石嘴山市中医院宁夏石嘴山753200)

1概况

我国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硬化、肝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915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约4万—6万人。同时由于肝衰竭患者每年的治疗费用很高(平均每人每年约4.5万元),所以乙型肝炎肝衰竭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患者本人及临床医师如何防止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向肝衰竭转化,尤为重要。

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其中4.2%发生在无症状HBV携带状态,36.9%发生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58.8%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总的来看85%以上的肝衰竭是由HBV感染引起。肝衰竭的好发年龄在26-55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正是为社会做贡献的黄金年华。这一难题给医学界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课题,我们从事医疗服务的人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解决这一难题。

212种肝衰竭的分类

(1)药物性肝衰竭;

(2)酒精性肝衰竭;

(3)病毒性肝衰竭;

(4)脂肪性肝衰竭;

(5)自身免疫性肝衰竭;

(6)肝豆状核变性性肝衰竭;

(7)代谢障碍性肝衰竭;

(8)原因不明性肝衰竭;

(9)突发意外性肝衰竭;

(10)中毒性肝衰竭;

(11)核辐射性肝衰竭;

(12)胆汁淤积性肝衰竭;

3病因分析及预防

主要原因是肝脏冷缺血后再行灌注的时间内肝细胞发生臌胀性凋亡或凋亡坏死而造成细胞代谢障碍所致肝衰竭。目前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HBV、HCV、人血白蛋白免疫刺激诱导性肝衰竭。大量的饮酒,大量的药物同时使肝脏冷缺血再行灌注的时间内造成肝细胞膨胀性死亡。大量输液也会造成肝细胞水肿而失去正常的代谢功能,使大量的毒性物质在肝内堆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代谢产物形成有害物质,对半死不活的肝细胞继续腐蚀,新生的肝细胞不能生成,才导致衰竭。肝衰竭发生有很多诱因可导致形成,这些一定要预防。

(1)预防感染

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抗体抵抗力降低和肝脏解毒功能减退,机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可出现或轻或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的综合症,使肝功能恶化,部分患者演变成肝衰竭。

(2)避免过度劳累及减少饮酒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部分患者经常处于精力、体力透支,感到疲乏时又休息不当,甚至出现黄疸仍在奔波。这群患者一旦发病,容易发生肝衰竭,或经常大量饮酒后造成病情加重,有些甚至耽误宝贵的治疗时机,造成病情恶化一发不可收拾。

(3)定期检查特别重要

HBV携带者一定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病,肝衰竭的发病率比一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的发生率高9倍以上。警惕并可防止肝衰竭发生是一举三得的事。

(4)预防药物性肝衰竭的发生

任何一种有效地治疗性药物,长期超量使用很有可能造成肝损害,在用药时一定要定期查肝功、肾功,严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5)警惕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诱导性爆发性肝衰竭/纤维淤胆性肝炎常常发生于严重全身免疫抑制状态。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特别是激素)治疗的HBSAg阳性者,即使HBV-DNA未见明显复制且转氨酶正常,也应谨慎使用核苷类药物。

(6)预防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耐药突变而引起的肝衰竭。由于该药使用不当或随意停药,容易发生肝衰竭。

(7)某些特定职业人群的预防

凡是饮食、休息、工作其他生活相关环节不检点的人群,劳动强度过大,营养跟不上的人,吸毒人员一旦HBV感染再大量饮酒的很容易发生肝衰竭。

(8)其他预防措施

重视各种预防疫苗的定期接种,以儿童的一期、二期免疫接种要加强,以后隔几年再补种。

显然肝炎肝衰竭病情危重、预后很差,但是只要依靠科学手段,高度重视,措施适度,及时治疗是可以减少发病率和降低死亡率的。

4中医病因病理分析

本病初患之时,多因湿热毒邪侵犯肝胆,殃及脾胃,湿热困于中叶,以致脾失健运,湿困日久而热蕴生疾,入于肝经,阻于血络,形成血瘀。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又有统血功能,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但淤血淤阻,肝脾运化失常,造成后天生化无源,心血不生,恶血不去,三焦阻塞,决续无权,终成肝硬化,腹水和一系列的并发症。此类病人日久患病多为本虚标实,炽热内盛,腑气不通,血不归经,水不归源,行不入渠。

5治则:扶正养血,健脾利湿化痰祛瘀

用法:临床加减化裁,用之得心应手

中西医结合抢救胆道阻塞性肝硬化1例记录

患者:黄胜义男:47岁汉族职业:干部(法医)

住址:宁夏隆德县公安局

病史摘要:1999年12月7日感冒,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在家中治疗一周后,体温持续不降,各种症状不减,且全身自觉热盛难忍,小便呈浓茶样,大便干结。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在隆德县医院住院抢救三天无效果,于12月14日转入附属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入院即确诊为急性胆道阻塞性肝硬化晚期。各种生化指标居高不下,该院抢救一周后体温39.5°-40.5°,全身黄染由浅变深黄色,小便呈浓茶样约300ml/日,大便3-4天/次,全身出现多个出血点。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呈昏睡状态。总胆红素117.83,直接胆红素40.08,间接胆红素77.75,谷丙转氨酶40.1,谷草转氨酶75.35,总蛋白60.71,白蛋白25.33,球蛋白35.38,脂甲球255,大三阳,脾原5.5cmpvp1.4cm,大量腹水。该院于1月18日出示病危通知书和床头警告。于2月18日求治于中医,结合西医报告单中医辨证:高热、阳黄、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腹部出现臌胀,舌红苔黄,舌下双侧系带发黄,全身出现大量红疮,脉弦。属肝胆湿热壅滞,湿毒困脾内陷,属水臌。

采取措施:

方药:生黄芪30-50g、野当归15g、白芍20g、白术15g、茯苓20g、苦杏仁10g。

化橘红15g、赤芍15g、泽兰10g、丹参15g、藕节15g、茵陈30g、车前子10g。

香附15g、大麸皮15g、生姜10g、穿山甲10g。

煎两次,分四次服,两次每日,饭后服。

方解:方中当归补血为君,二芍、泽兰、丹参、香附、藕节佐之,君药重用黄芪,取其补气扶正,以率血行,更能祛湿消肿。今天的药理分析黄芪有促进各脏器细胞生成的作用。用量由30g-150g,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当归补血汤养血,行血而不伤血。白术、茯苓实脾运湿,杏仁、橘红、木瓜、厚朴、腹皮、茵陈、车前为佐。杏仁、橘红苦辛微温兼有芳香之气,辛开苦降,通畅三焦,性脾开胃,化痰和中。木瓜胃酸,入肝、脾、胃经。调胃不伤脾,疏肝不伤气,柔肝止痛。然而肝硬化,肝衰竭,腹水一病应着于人之整体,时时顾及其仅存之正气,以扶正调理为主,非一方以药所能胜任。

药材要求:质量上乘的地道药材,严格的炮制工艺手段,保存药物的原始性能,原汁原味方可使用。方中数量为去渣后的精药量。

(1)第一步清利湿热,退黄,一月后黄消、热退,神清,下床活动,食欲增进。

(2)燥湿健脾利水。一月后皮疮已散,B超示脾缩至4.1cmpvp1.2cm。

(3)第三步滋补肝脾肾,清血败毒,连服中药散剂1-3号共三个月。

治疗结束后各项化验指标正常。脾3.2门静脉直径1.1cm,HBs(+),HBsAg(-),随访观察,每年复查一次直到2006年10月复查一切正常,继续在隆德县公安局法医科技侦科工作。本病案有详细记录,是378例中之典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