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要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不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学校的领导者能否真正重视素质教育,能否把教育当做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的一项大业。实际情况是有一些校长更多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不管你用什么理论,只要考到分数,能够给我在本地区争到名次就好。这种教育态度表现在实践上就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从而人为地造成了现在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于是有人为了缓和二者的矛盾,创造一个名词“应试”改为“应考”,于是以为矛盾就解决了,但其实矛盾依然存在。但我认为这个矛盾不叫“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而是“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矛盾,换句话说育到底是“以学生作为一种手段”还是“以学生作为目的”,很显然不少学校学生只是教师晋级和校长获得名利的一种手段,这与我们所要做的改革是背道而驰的。又有人提出主要要以学生作为目的,同时也可以当作手段,来调和矛盾,这样就使问题变的更加复杂化。
要解决矛盾,除了需要在理论上厘定,恐怕更多需要从体制上来解决。比如目前的中考制度和高考制度虽然有了改良,但仍然是一种选拔和淘汰的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做出改革一适应新课程的变革需要,比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如何在考试时有更多的体现,恐怕一时还不易找到最佳的方法。会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之所以轰轰烈烈是因为师生还是非常欢迎素质教育的,否则不可能做的轰轰烈烈,之所以扎扎实实恐怕因为不得不对付考试,考试制度决定我必须强化静态的知识,所以我们就扎扎实实搞接受性学习,发现学习渐趋式微,这样下去“探究性学习”“研究生学习”“综合性学习”最终也会象美国的布鲁纳教改运动不了了之,但我们不要忘了其本身的意义。
总之社会要进步,教育要改革以期与时俱进,这是进步的一种表现,但进步肯定有曲折。当前的教育现状,尤其需要自上而下的措施跟进才能保障改革的成果。大众化教育只有到了自下而上的自觉自为才能真正实现。
传统教育也好,新课程也罢,我们在读到两位大家的论文时不难发现,其中有对立和矛盾的一面,也有重合和交集,就王策山先生所说的要警惕‘轻视知识’的一种教育思潮中的“知识”和钟启泉先生所倡导的‘知识’,不管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不管是静态的知识还是动态建构知识,二者有很大的交集。连钟先生也说“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论断的含义有二:第一,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现成知识的现象,注重加强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掌握;第二,改变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现象,注重利用更多的方式,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方式进行知识教育。连钟先生也说这个论断,王先生不可能理解不了。那么既然有交集为什么本来的学术交流变成一种论战呢。
首先,让我们从教育现象说起,长期以来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造就了一批精英,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也有了不少弊端,李政道在分析中国西方科技迅猛发展时中国明清落后的原因时指出中国要在二十一世纪抓住机遇,如何破解“李约瑟之迷”抓住机遇,国家已从发展战略高度做了安排。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然而辩证法告诉物极必反,高等教育从兴旺繁盛的顶端开始衰落,大学生不再成为天之娇子,他们面临着“被就业”的尴尬。有的为了逃避就业又去为读研而读研,由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仍然面临就业困境,是不是我们的人才太多了呢?答案很明朗的。找不到工作,有的研究生就开始卖猪肉,这个话题媒体上曾热烈讨论。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也提出来,大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许多人毕业后都放弃了英语,由北外一个女生发表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申明后,媒体对我国中学阶段要不要有这么多的英语课时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这些教育现象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一点规律性的东西:无论是仍然没有解决的哑巴英语问题还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似乎都于素质有关。再想想就更加明白:一个英语听说读写都很流利的人肯定觉得中学阶段学好英语是重要的,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也不会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再回头看看中学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始归于沉寂,分数、补课、升学的重要性让减负变成增压,老师身心疲惫,学生跟风受累。从这种意义上,王策山先生提出的“再也不能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转轨的提法”有社会基础,因为应试扎扎实实是一种教育的“实然”,而素质教育仍然是一种“应然”,所以我们说转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先生不赞成转轨的提法,我认为恐怕他还认为不能否定传统教育(包括应试教育)的合理价值。不管如何,教育问题不断暴露,有时矛盾激化,甚至有些地方高中生集体放弃高考,在这种情况下,王策山先生提出警惕轻视知识的倾向也可以理解,但如果把这种现象归罪于“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这个论断,那就变成“移花接木”了。一方面有的学生心中只有高考,一方面有的学生轻视甚至放弃高考。问题暴露本身就说明变化开始发生,唐代有诗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变化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尤其是新课程、新理念开始在有些地方初步显示了教育的力量。恩格斯说过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合力的结果,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其实我们知道教育的前进也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从这里出发再看北师大王策山先生和华东师大钟启泉先生的论战,我们感到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教育应该有不同的声音,既要有大家的声音,也要有象我这样的底层教育者的声音。不久前由于台湾提出“识繁用简”,有人担心台湾以正统自居,并由此而引出媒体的又一次讨论,那就是“繁体字好,还是简化字好”,提出繁体字好的人认为繁体字有很多文化内涵,所以要复古;认为简体字好的人提出简体字是发展趋势,又简单好用,繁体字只要少数人研究就可以了。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也很激烈。我由繁简之争突然想到钟王之争,感到二者有相似之处,是否妥当可以再行讨论。我在这里最后讲一下自己的不太成熟的想法,假如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改为“在理解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相信这样的提法,王先生一定能接受。由于当前总体上来看素质教育仍然处于“应然”状态,因此有识之士仍然在不断引进西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每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也要学会“观千剑而识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是在传播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那都是值得提倡的,都应该认真研究,并要落实在实践上。当有人陶醉于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时,有识之士提出我们在高技术产品上已没有竞争优势。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素质教育不进则退,已没有退路,我们要大胆引进世界优秀教育思想,同时也要做好本地化工作,否则容易把淮南之橘变为淮北之枳,在此基础上有属于我们的心理学,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并运用创新理念到实践中去。
如果说把陈旧的知识观比作“发霉的奶酪”,那么素质教育的新鲜奶酪究竟在哪里呢?理论上争论是需要的,但理论是灰色的,只有实践才真正能解决问题,根据宁本涛先生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教育的鲜奶就是行动教育研究,下面我结合案例做一点阐述。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应试教育走向极端,语文教学步入困境,主要表现在:脱离实际、远离现实;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重术轻情,目中无人。一句话,即语文学科人文性缺失,矛盾的焦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文化积淀。如何提高文化积淀,功夫在语文课外,以下是建平中学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
学期时间必读书目选读书目高一上9月傅雷家书爱的教育10月巴黎圣母院家11月论语家12月论语子夜1月论语山居笔记2月文化苦旅围城高一下3月文化苦旅欧也妮·葛朗台4月老人与海皮克威克外传5月培根论人生少年维特之烦恼6月培根论人生相约星期二7月约翰·克利斯朵夫三国演义8月经典常谈万历十五年9月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10月泰戈尔诗选女神11月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12月谈美书简东山魁夷散文选1月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人类的故事2月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别闹了·费曼先生高二下3月呐喊宽容4月呐喊朝花夕拾5月雷雨茶馆6月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7月红楼梦骆驼祥子8月复活孟子有了以上的阅读积淀,再加上学生的自渎体会,书摘笔记,分析与书评,讨论与交流,语文学科的文化积淀或者说中学阶段的文化积淀已基本完成。当然教育的问题不是靠读基本经典就解决了。人文性有丰富的内涵,当前重要的是要考察导致学生缺乏自由、缺乏个性与社会性的那种教育机制,包括我前文所涉及到的教育评价、考试制度等多种因素,上面所举的仅作为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案例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校。参考文献
[1]宁本涛先生讲义
[2]王策山.《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钟启泉.《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3]于漪,刘远主编.程红兵著.程红兵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版
[4]陈桂生著.教育实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著,2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