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作者简介:贾佳,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知识型员工是指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从许多文献或者资料中查阅出,他们大都是用传统的视角来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进行总结,文章则是以一个较新的视角—资源基础理论视角来重新审视知识型员工的。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知识型员工;特征
1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最早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当时用的概念是知识工作者,即那种“掌握并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那时,知识工作者主要是指经理或执行经理,但今天这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己经被扩展到大多数白领或职业工作者。
国际著名的安盛咨询公司将知识型员工归纳为:专业人士、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中高级经理等人员,他们通常在以下领域工作: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包括广告、销售)、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事务和金融、管理咨询等。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可以把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大致归为以下几点:
①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②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③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④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⑤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⑥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⑦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⑧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
2资源基础理论
自从戴维纳(Devanna)等人1981年首次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下面简称SHRM)概念以来,这个领域一直是众多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自企业战略萌发的产物。资源基础论(能力基础论)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虽然有关基础资源理论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由于其强调竞争优势来源为内部因素,使该理论成为SHRM使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常用于理论模型的开发和实证研究的推理。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
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特殊的异质资源。②竞争优势的持续性:资源的不可模仿性。③3特殊资源的获取与管理。
在竞争优势持续性中,由Barney在1991年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成为竞争优势来源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稀缺性、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这些特点与我们今日的知识型员工自身的特点非常吻合。
3.1稀缺性
我们发现知识型员工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我们以本科学历为标准来看。截止到200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这一年所毕业的本科生1726674人,就按180万来计算,根据正常情况反推,按每个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岁推算,1984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349万人,就按1350万人进行估算,在扩招后的本科生也仅占到总人口的13.3%。单从学历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见知识型员工的确是稀缺资源。
3.2价值性
知识型员工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价值性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知识型员工通常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更高学历者,他们在学校里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是能以很高的工作效率创造价值的人。与体力劳动者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相反,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特别是在向IT、工程管理、咨询、设计、勘测等行业,知识型员工更是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这里,用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来说明知识型员工创造的价值一点都不为过。
3.3不可模仿性
我们知道今年流行的“山寨文化”是说明太多的东西具有可模仿性,但是知识型员工是靠“脑子”工作的人,他们的成果或者创造出的价值可能就是个理念或者一个想法,或者是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有的产品的相结合,而创造出的新的价值。而目前的科学还不清楚人的思维应该怎么来测量,那就更不用说模仿了。所以说知识型员工具有不可模仿性。
3.4难以替代性
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以软件工程师为例,当软件由他编写到一半时,若是他退出了,很难有人可以继续按照他的思路,把这个软件编写完成。虽然程序的编写可以有许多种方法,但是若是要按照本人原有的思路编写下去,应该具有相当的难度。以此类推,可以看出,知识型员工具有难以替代性。
因此,从Barney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成为竞争优势来源来看,我们也可以得到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开明,万君康.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资源基础理论[J].工业企业管理,2001,(7).
[2]柏文静.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