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分隔带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支护安全性验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中央分隔带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支护安全性验证

陈磊

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浙江宁波31520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数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压力的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市区,原有的城市道路规划满足不了当前的交通需求,堵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在既有道路上敷设高架桥梁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既有道路上施工,由于场地受限,承台施工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本文从钢板桩受力验算、内支撑体系计算、基坑底部的隆起验算、基坑底管涌验算等四方面,对中央分隔带开挖深基坑采用钢板桩围堰支护的安全性进行验证,确保在边通车边施工的情况下,深基坑施工安全稳定。

关键词:深基坑;边通车边施工;钢板桩围堰;MidasCivil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鄞州至玉环公路椒江洪家至温岭城东段公路工程TJ02标段,起点桩号K6+450,于既有公路中央分隔带敷设高架桥梁,线位与现状路泽太公路线位一致,道路先后跨越拟建秀洲至路桥公路路桥南山至洋屿段工程、白剑线,止于路桥区与温岭市分界线,终点桩号K11+032.5,路线里程4.583km。

2、深基坑概况及选择

本文仅探讨基坑深度大于等于5m的深基坑。本工程共有13.75米×9米×3.2米(长×宽×高,下同)、10米×8米×2.5米、13.75米×10米×4米、13.75米×9米×3.5米、10米×9米×3.5米等5种尺寸的承台,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米,其中尺寸为13.75×10×4(长×宽×高)的承台最大,所对应的基坑开挖深度最大,达到6.338米,故选择该尺寸进行安全性验证。

3、开挖方案

受制于即有道路交通压力和周边道路情况,导致无法全幅封闭道路进行施工,施工场地狭小,承台基坑不能采取放坡的方式进行开挖。同时,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时需排水、截水、坑壁防护等措施。

因此,主线上承台深基坑全线采用钢板桩围堰的支护方式进行开挖。

钢板桩围堰支护如下图所示:

鉴于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作如下施工方案。

(1)采用插桩机布桩:基坑周边先插打型钢桩,再开挖基坑,边挖边撑。型钢(拉森Ⅳ型)密排,型钢需伸入基底以下至少5米。

(2)基坑开挖:使用小斗反铲挖机开挖,视坑深大小换用普通或长臂挖机。

(3)截排水:坑周设土埂截流地表水,以防水流入基坑。坑内排水采取在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专人负责排水,严禁基坑浸泡。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承台施工,防止基坑长时间暴露。

(4)钢板桩主要作用为保证基坑边的稳固,隔绝地下水流入基坑。

(5)监测: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坑监测项目选择,结合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可知应测项目为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宜测项目为坑边地面沉降。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仪器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监测数据异常则改为每天一次。在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的内容: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围檩有无裂缝出现、侧壁有无渗漏、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等。

四、安全验算

4.1钢板桩受力验算

本围堰钢板桩采用德国Larssen型钢板桩(IV),选用钢板桩长度15m。

4.1.1设计资料

(1)承台底标高H1:-1.802m。

(2)地面标高H0:4.190m;基坑底标高H3:-2.648m;开挖深度H:6.838m。

(3)坑内、外土(淤泥质黏土)的天然容重、为:17.0KN/m3;内摩擦角;粘聚力C:19KPa(注:本资料根据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详勘》XZK80#钻孔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选取)。

(4)地面荷载:20KN/m2。

(5)钢板桩参数A=245.5cm2,W=2270cm3,=200Mpa,桩长15m。

淤泥质黏土的各项物理指标:天然含水量ω为53.9%,天然重度γ为17.0KN/m3,土粒比重

Gs为2.75,天然孔隙比e为1.490,饱和度Sr为100%,粘聚力C为19kpa,内摩擦角θ为9.7o。

据地质特点、钢板桩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选用的拉森Ⅳ型钢板桩,拉森Ⅳ型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其主要技术参数为:W=2270cm3,g=76.1kg/m,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决定选用钢板桩长度15m长钢板桩。

4.1.2钢板桩入土深度计算

本钢板桩长初步拟定为15m,基坑挖深6.838m,钢板桩高出地面0.5m,则钢板桩入土深度为7.662米(注:钢板桩长-基坑挖深-高出地面长度),设两层型钢支撑。

(1)围堰主动土压力系数、围堰被动土压力系数

(2)钢板桩入土深度复核

主动土压力

钢板桩外侧主要承受主动土压力、挖机自重以及社会车辆通过时附加压力,根据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计堆载为20kN/㎡。

q²=P+γhtg²(45-Ф/2)-2c(tg²(45-Ф/2))=20+17.0×6.838×tg²(45-9.7/2)-2×19×tg(45-9.7/2)=75.71kPa

钢板桩入土为7.662m,7.662m土对钢板桩的产生的被动土压力为

q²=γhtg²(45+Ф/2)+2c(tg²(45+Ф/2))=17.0×7.662×tg²(45+9.7/2)+2×19×tg(45+9.7/2)=236.4kPa

其受力图如下:

主动土压力产生的力:m1=75.71×6.838/2=258.85kN,作用点为6.838/3=2.28m

被动土压力产生的力:m2=236.4×7.662/2=905.65kN,作用点为7.662/3=2.55m

对交界点求矩:

则主动土地压力作用力矩:m1=258.85×2.28=590.18kN•m

被动土压力作用力矩:m2=905.65×(7.662-2.55)=4629.68kN•m

显然m2>m1,所以得出结论: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满足要求。

4.2内支撑体系计算

4.2.1支撑位置计算

(1)支撑位置计算

按等弯矩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间距,则拉森Ⅳ型钢板桩顶部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根据《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284页(5-96)公式得:

=259.87mm≈2.60m

根据施工需要调整支撑布置,设两层支撑,第一层支撑与地面平齐外露钢板桩50cm左右,第二层支撑位于承台顶上50cm左右。

本钢板桩长初步拟定为15m,钢板桩入土深度7.332m,基坑挖深6.838m,设2层钢管支撑。取1m为计算单元进行验算。

(2)钢板桩计算模型

钢板桩检算时,一个完整钢板桩及其两侧半个钢板桩为一单元,宽度1.2m,采用水土合算,截面及简化截面如图所示。使用MidasCivil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钢板桩计算截面及简化截面

(3)模型分析

钢板桩插打完毕,埋深点以下基本不受力,故在埋深点位置设全约束,钢管围囹处设置一约束。土压力交界面处往下按节点弹性支撑,则钢板桩所受合力如图所示:

经过MidasCivil软件计算,得到钢板桩弯矩图如下所示:

则最大应力σ=119.8/2270×1000=53MPa<[σ]=200MPa,符合要求。

经过MidasCivil软件计算,得到钢板桩反力图如下所示:

最大支反力在第二道围囹处为:210.9kN。

4.2.2第一层围囹结构模型分析

围囹及内支撑均采用单根I36B型工字钢,根据钢板桩围堰分板计算,每米围囹的支反力为23.5kN,则围囹的荷载为23.5kN/m。

1)模型如下所示:

2)应力

根据模型计算分析:围囹杆件最大弯曲应力为88.1MPa<[σ]=195MPa,符合要求。

3)位移

最大位移f=3mm<[f]=5500/400=13.75mm,满足要求。

4.2.3第二层围囹结构模型分析

围囹采用H50B型钢,内支撑斜撑采用I40型工字钢,横撑采用P500×10mm钢管,根据钢板桩围堰分板计算,每米围囹的支反力为210.9kN,则围囹的荷载为210.9kN/m。

根据模型计算分析:围囹杆件最大弯曲应力为180.6MPa<[σ]=195MPa,符合要求。最大位移f=10.6mm<[f]=5500/400=13.75mm,满足要求。

4.3基坑底部的隆起验算

基底抗隆起稳定性分析采用C,q,h=6.838m抗隆验算方法。

根据《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308页(8-30)公式:

X=7.662m、H=6.383m、q=10kN/m²、、C=19KPa、安全系数K=1.7

=2.404

=8.211

=1.83>1.5

即钢板桩打入深度7.662m,地基土稳定,所以不会发生隆起。

4.4基坑底管涌验算

管涌的原因主要受水的作用影响,计算时考虑有水一侧,基坑抽水后水头差为h1=6.838m,入土深度h2=7.662m,最短的渗流途径h1+h2×2,不产生管涌的安全条件,根据《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284页(5-107)公式得:

式中为安全系数取1.5;

水容重取;

土的浮容重为;

水力梯度i=H&pide;(H+2x)=6.838&pide;(6.838+2×7.662)=0.31;

选用的钢板桩长度为15m,则计算可得入土深度为7.662m,反算抗管涌安全系数K=2.26,不会发生管涌。

5结论

通过对钢板桩受力验算、内支撑体系计算、基坑底部的隆起验算、基坑底管涌验算这四个方面的安全验算得出结论:在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中央分隔带,深基坑开挖时,采用钢板桩围堰支护的方案安全可行。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

[2]江正荣《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钱德玲《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